新华社拉萨4月20日电 作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何时隆升至现有高度?何时形成现有寒旱气候?我国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距今2600万至2400万年前,青藏高原腹地仍是温暖湿润的低地。这一成果近期发表在美国学术期刊《科学报告》上。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吴飞翔团队,近日在青藏高原中部西藏班戈县与尼玛县海拔近5000米的地方,发现了距今约2600万-2400万年前的化石攀鲈及其伴生植物化石,为重建高原地质历史新添了证据。依据这一新发现,研究人员得出前述结论。
攀鲈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其鳃腔内演化出迷鳃,可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研究团队发现的攀鲈化石,是攀鲈科迄今最早且最原始的化石,被命名为“西藏始攀鲈”。吴飞翔表示,所发现的攀鲈化石中也有迷鳃,说明其具有类似现代攀鲈的生理特征与生态习性,指示着温暖湿润的环境,表明当时青藏高原腹地的环境与当今南亚某些地区的环境相似。
其他古生物学证据也支持上述研究成果。吴飞翔说,与攀鲈同层的植物群落中有喜暖湿环境的棕榈和菖蒲等。据分析,这一植物群落当时所在地海拔不过1000多米。同层的某些昆虫也指示相似的古高度。这些都说明当时高原仍未明显隆起,印度洋暖湿气流可深入高原腹地。
据介绍,科学家们对青藏高原隆起时间分歧很大。有观点认为,高原在距今5000万年前即已形成,并在约3000万年前或约1500万年前达到现有高度;还有学者推测迟至约700万年前甚至更晚才抬升至如今程度;而其他观点推定的隆起时间则介于二者之间。
(新华网 黄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