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初一女生不满周末补课离家,妈妈反思:心态健康更重要
2017-04-14 13:26:00 来源:澎湃新闻
女儿/

出走前:周末补课,我已经好久好久没有真正大笑过了,和别人在一起,大多是虚伪的笑,假笑。

出走后:我突然想,我离开家后,亲人会不会很着急?有些后悔了,打乱了大家平静的生活,对不起。

妈妈/

出走前:看见同事的孩子在补课,怕她输在起跑线上,于是也报了两个补习班。

出走后:现在觉得,孩子的分数和健康心态比起来,后者更重要,以后不让她去补课了。我也是很平凡的人,有什么资格去要求她?

4月4日,锦江区一知名中学初一女生莹莹(化名)突然失联。家人在其书包中发现了一封信:“我不快乐,每天学习,周末补课,我已经好久好久没有真正大笑过了……”这名12岁女孩,通过离家出走的方式,抗议父母给她的“高压”环境。28个小时后,莹莹和父母联系,回到家中。

这次离家出走,让莹莹的父母感悟颇深。28个小时的时间里,莹莹的母亲郑月(化名)想了很多,她决定取消孩子的两个补习班,不再让女儿补课,“补课虽然能提升她的考试成绩,但不一定利于她的成长。”

监控画面。本文图片 成都商报
出门买文具失联

4月4日,清明小长假的最后一天,按照学校规定,莹莹要在当日下午返回学校,开始新一周的住校学习生活。下午3点40分,把课本装进书包,莹莹称要到附近的文具店买一支签字笔,便出了家门。

“我就在家里等她回来,准备送她去学校。”莹莹的父亲周强(化名)说。半个小时之后,见女儿没有回家,周强便到楼下等候,始终不见女儿的身影。周强返回家中,发现莹莹存放的1000元压岁钱不见了,他感觉女儿撒了谎,于是发动亲戚朋友帮忙寻找。小区的监控录像显示,莹莹出了小区后,径直走向街对面的公交站台,就此消失在监控画面中。

“周末补课,我不快乐”

莹莹失联的10多个小时后,4月5日上午,遍寻无果后,家人意外地在孩子的书包里发现了一封信。

这封信写在一张贺卡的背面空白部分,信一开头,这名12岁的女孩就提出一个在大人们看来与她年龄不符的问题:“我不快乐……周末补课,我已经好久好久没有真正大笑过了,和别人在一起,大多是虚伪的笑,假笑。”“我发现我变虚伪了,我不再单纯了,我什么时候能回到小时候,快快乐乐、无忧无虑地生活?”
女生写在一张贺卡背面空白部分的信。

庆幸的是,当天莹莹主动回到了家中——当天傍晚,一个陌生的电话打到了周强的手机上,莹莹在双流机场附近借用了一位路人的手机,和父亲取得联系,周强哭着把她接回了家。

由“补课”引发的这次离家出走,对于郑月夫妇和莹莹来说,都是一次交流的契机。这件事后,父母开始站在女儿的角度思考问题,而女儿,也学会理解父母。成都商报记者分别采访了父母、女儿两方,希望通过她们的叙述,来展现双方对此事的思考与感悟。



女儿自述

想再回中江老家

和姐姐在田坝玩耍

今年的清明小长假,我盼了很久,因为有三天时间,妈妈早就说好要带我一起回中江老家。以前每个月都可以回去一次,上初中后回去的次数就少了,最近一次回去还是在春节。

小长假第一天,出城很堵,我们很晚才到,一天时间基本报废,我见到了姐姐和外公外婆,第二天和他们在一起耍了一天,还一起给去世的长辈上了坟,当天下午就返回了成都,很久没有这样放松了。

小长假最后一天,下午就要返回学校,但那天要补习数学,我背上书包出了门,一上午的时间就没有了。要补课,就没有时间耍了,我很想放松,但是我又发现这段时间真的没有努力,这是为什么?于是,我借下楼买笔为由,赌气离家出走,本想找姑妈,但姑妈家周围都变了,便开始在街头游荡。那天晚上我坐在街边,靠着墙角过了一夜。后来又想再次坐车回中江老家找外公外婆,但由于没有身份证买不到车票。我突然想,我离开家后,亲人会不会很着急?有些后悔了。最后打电话给爸爸,这才发现很多人都在找我,因为自己的赌气,打乱了大家平静的生活,对不起。

上小学的时候,每个周末我都可以到新华文轩书城看很多书,爸爸妈妈还经常带我出去骑车、打乒乓球。有时候爸妈工作太忙,我就和他们单位的叔叔阿姨一起出去耍,还去了国外。我的梦想就是做一名美食家,尝遍世界所有的美食。

最高兴的是,每个月都可以和妈妈一起回中江老家看外公外婆。外公是种地的,农村田坝的风景太美了,每次回去,我可以和姐姐在田坝里跑一整天。

其实每周真正玩耍的时间就只有一天,所以没有经常回老家。因此,我更珍惜周末回家的玩耍时间,至少还有一天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母亲自述

怕输在起跑线

给她报了两个补习班

其实,看到莹莹离家出走的消息后,我很多同事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孩子一向很活泼,叔叔阿姨都很喜欢她。女儿不像城市里的很多孩子,连葱和蒜苗都分辨不出来。我们小时经历的“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的生活,她都经历过。上中学后,怕她跟不上节奏,于是考虑帮她报两个补习班,用课外时间去补课。我身边很多同事的孩子都在补课,大家都补,你不送去补就显得很奇葩。可能就是这种从众心理在作祟,毕竟生活在这个圈子里嘛。

我在一位同事那里打听到了几家培训机构,还比较了很久,最后选了一家。女儿平时喜欢看书,语文没有问题,于是报了数学和英语(精品课)两个补习班,时间是在周六和周日上午。每个周六上午补课回来,周日上午继续补课,中午吃了饭,就要准备返回学校。周末的整个状态跟上学没两样,无非是从学校搬到了家里。补习两门课,就几乎占据了孩子仅有的周末休息。

一番考量之后,我和丈夫觉得,孩子的分数和健康的心态比起来,后者更重要,以后不让她去补课了。补课或许能够提升考试成绩,但不一定利于孩子的成长。我们共同做出了这一决定。在这个事情上,我们很自责,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优秀,但现在我们想明白了,优秀并非是用考试成绩来衡量的。孩子快不快乐,开不开心,是时候重新受到重视了。其实我不希望自己的女儿成为学霸,不要求她要考北大清华。只想她成为一个善良、诚信的人,不要求有非凡的成就,我也是很平凡的人,我有什么资格去要求她。



专家“补课”

注意孩子心理动荡期

从众补课不可取

面对莹莹出走一事,著名教育专家纪大海表示,小学四年级开始到中学阶段,都属于孩子的心理动荡分化期,孩子变化无常,开始形成自己独立的想法和心态,老师和家长不能很好应对,孩子最容易出现反常。

家长们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看到别人的孩子在补课,自己的孩子也要补,这样的心态很普遍。纪大海称,“一个50人的班级不说过半,如果有七、八个学生在校外补课,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肯定会激起其他学生的家长们要去跟进,这就是家庭对孩子期望当中的一种从众效应,但其实并不科学。”

(原题为:《一次离家出走 两代人的反思》)(逯望一)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