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遇到“糟心事” 适应新环境不容易
2017-04-13 09:59: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感受一:很难平等地融入

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想要尽快适应当地的风土人情、融入新的环境是件不容易的事。有的学子便遭遇到当地人的排斥。

张函(化名)就读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他说:“我身边发生的这些事还是比较少的,因为我经常待在实验室中。但是在学习资源分配上还是感到有不一样待遇。在我们国内的实验室,只要专业相关,不论你是什么民族、是否外国留学(课程)生,在使用实验设备的时候是一视同仁的。清华大学还专门为少数民族学生和外国留学生成立了学术机构。而有些美国大学会根据你的出生地和学生登记卡‘看碟下菜’。在同一专业背景下,有些学生在实验设备和做实验的时间上都无法与其他人享受相同待遇,没有足够的实验时间和良好的设备保障,科研想做出成果十分困难。这让我感觉十分不好。”

曾就读于圣约翰大学的张晴(化名)则有不同的观点,“我在美国的这两年里接触到的外国人还是很友好的,并没有遭受过什么偏见。独自一人在国外生活,神经会比较敏感。也许在国内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在国外就会戳中泪点。有一次,我在准备期末考试,熬了一个晚上写好论文,交给老师后,头晕眼花地走在回家路上。迎面走来一位牵着狗的老爷爷,那狗冲我叫了一下,那位老爷爷马上收紧牵引绳,对狗说:“冷静!她是一位女士。”然后跟我说抱歉,问我有没有被狗吓到,让我一定要注意安全。我当时非常感动,以至于现在回想起来都还是满满的温暖。所以我认为,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才是关键。”

感受二:骗子骗术花样多

就读于美国纽约福特汉姆大学的张坤说:“我刚到美国的时候,在机场叫了一辆接送客人的电召车,谈好是46美元,结果司机左绕右绕说不认识路,把我们送到住处后开了一张148美元的收费单。因为刚来美国,情况也不熟悉,我就没有和他争辩,只好付钱认栽了。初来乍到就被骗,我感觉有点心寒。的确,这个世界到处都是好人,但也同样到处都有不怀好意的人。”

在澳大利亚留学的张航(化名)就被所谓的“房产中介”给骗了。“当时我想租一间公寓,所以一直在网上留意租房信息。有一间公寓装修精致,设施齐全,我感觉十分划算,便联系了‘房东’,在短暂确认后收到一份租房合同。我也没有多想,因为这一切似乎都符合常规。签了合同之后,‘房东’说按照澳大利亚的规定要提前支付1个月的租金。虽然当时我也犹豫过,但还是把钱汇到了‘房东’的指定账户。可是把钱汇过去后便再也联系不到‘房东’了。现在我非常后悔,但也没有办法,只能吃一堑长一智了。”

感受三:饮食味道不习惯

古话说:“民以食为天”,可见饮食对人类的重要性。学子来到异国他乡,不能吃到家乡的美食,饮食上的不习惯可谓头等大事。

马智超就读于曼谷博仁大学。他说,来到泰国最糟心的事就是饮食不习惯。“泰国的饮食口味偏向于甜和辣,主食以大米为主,面食基本上是没有的。我是一个北方人,来到泰国后,没有找到一个能够吃面食的地方。吃当地饭还是很不习惯的,经常吃了饭之后就闹肚子。在泰国吃海鲜比较普遍,而我又对海鲜过敏,只好买面包和牛奶填饱肚子。后来我就到不同的餐馆去尝,慢慢找到了符合自己口味的餐厅,也就逐渐适应了。”

李响(化名)就读于意大利米兰大学。初到米兰时,李响十分不适应,吃惯了中国菜的胃不习惯吃西方的披萨。李响说:“最怀念的还是妈妈包的水饺。于是我就到超市买了面粉和要用的菜,跟妈妈视频,让她一步一步地教我来做。花了一下午的时间终于包出来一锅,虽然包得不是很好吃,煮的时间长了水饺也煮破了,但我已经很满足了。后来我又从网上找菜谱,跟着菜谱来做。现在我的厨艺已经很好了,普通的家常菜基本都会做。好多同学也都喜欢吃我做的菜呢。”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