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踩踏事件:被遗忘的厕所挖了个“危险”的坑
2017-03-24 21:27:00 来源:人民网

3月22日,早春料峭,濮阳的月季花还未苏醒,一场突如其来的踩踏事故,却让一个稚嫩的生命瞬间凋零。

当晚,濮阳县人民政府通过官方网站公布事故伤亡情况,这起发生在该县第三实验小学的事故致使22名学生受伤,其中1人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官方公布的事故原因,是课间学生集中去厕所,拥堵导致踩踏。上厕所这样的平常之事,竟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人们在揪心伤亡学生的同时,也开始质疑,我们的校园安全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濮阳县第三实验小学创建于1998年,据媒体此前报道,发生事故的老校区有一、三、四共三个年级,23个教学班,在校生1704人。但是两层厕所楼中只有五个厕所,其中女厕两个,共24个蹲位,男厕三个,共15个蹲位,以及两个长达5米的小便池。

39个蹲位1704人,这样的配置显然让人有些瞠目结舌。对于学生而言,上厕所全部集中在课间的10-15分钟。记者粗略地算了一下,按照一个孩子往返厕所平均需要2分钟,一个课间休息,只有两百多个的孩子可以完成如厕。当天学校举行月考,唯恐耽误考试的孩子们,在短短的十分钟内蜂拥奔向原本就很狭窄的楼梯,于是,悲剧发生了。

按照教育部门的规定,中小学标准班额为小学45人,初中50人。一般来说,56人以上的班即为大班额,66人以上则是超大班额。而在濮阳县第三实验小学,平均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在74人以上。不少当地网友表示,这样的班级容量,在濮阳不是少数。

根据去年公布的《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试行)》的规定,学生厕所按学生人数配置,男生每40人设一个大便器或1.2米大便槽,每20人设1个小便斗或0.6米长小便槽。女生每13人设1个大便器或1.2米大便槽。相比以上要求,濮阳县第三实验小学的厕所配置严重不足。

河南是人口大省,近年来城镇化进程加快,进城务工人员数量增加,随迁的农村子女纷纷涌入县城,学生数量直线上升。然而,配套的学校建设和基础设施改善却未能实现与之同步。一方面,要保证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另一方面,学校受现有布局条件的限制,只好“扩班扩容”。

不断增多的入学需求与教育资源供给之间面临着巨大的矛盾,像厕所这样细节之处的办学条件更是完全“跟不上”。班级规模的日趋“超载”,挑战着县城学校的教育承载力,也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教学楼老化、厕所与教学楼分立两处、蹲位严重不足……作为县级小学,这些基础设施的“掉队”,成为酿成事故的原因之一。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校园安全,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近几年的校园安全事故中,不乏由于“自动扶梯”、“操场积水”等细节原因造成学生伤亡的案例。近几年,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增大,教室、食堂、宿舍、操场,这些明面上的设施常被人们所关注,而相对来说,常常在人们视线之外的厕所、下水道等似乎成为了被人遗忘的角落。学校厕所作为一项卫生基础设施,国家、省、市均有相应的标准,而总有学校似乎“视而不见”,把功夫做在表面,让学生保持“分秒必争”的上厕所状态。而麻痹和忽视带来的后果是1死22伤的惨重,让人痛心。

目前,这所昔日课上书声琅琅、课下人声鼎沸的小学,已经处于停课状态。濮阳县23日的通报称,正在对三实小厕所进行全面施工改造。改造后将新增蹲位45个、小便池11米、洗手槽23米。同时,对楼梯进行改造,打通二楼教室与厕所隔断,保证每层楼都有厕所。

隐患早就存在,总是视而不见,事故发生了,立刻就能解决,看来非不能也,实不为也。1%的校园安全事故,对于当事学生和家庭来说,都是百分之百的灾难。花朵娇嫩,呵护成长不能总是“亡羊补牢”,更应“未雨绸缪”。

(人民网-教育频道)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