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酉年新春,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一扫冷清,平日外出打工的青年们回到村寨,杀猪宰鸡,打起苗鼓,唱起苗歌,热闹地欢庆新年。
本文图均为受访者提供
与往日不同,2017年春节,村里人司空见惯的腊肉、大米、苞谷烧、猕猴桃、苞谷酸、山茶油、蜂蜜等年货披上了精致的外包装,走出大山。不仅让他乡人尝到了地道的湘西年味,也给贫困村带来了实际的收益。
这得益于村里新来的一群年轻乡村创客。
在遇到湘西这个国家级贫困县精准扶贫项目时,陈昱璇已经拿到了一些国外名校的硕士录取通知。
“第一眼看到这个公益介绍,就想要加入。深入农村利用产业扶贫,让更多的人因为我的努力而过上更好的生活。”陈昱璇口中的“黑土麦田公益”项目由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的中国毕业生发起,探索通过创新的方式可持续地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由于和政府的合作,招募的参与者能以“精准扶贫专员”的身份更好地扎根基层,并得到点对点的指导与保障。
陈昱璇(右)
但对于从小在城里长大的陈昱璇来说,去贫困县工作生活一两年,光是能想象到的挑战就数不胜数。父母一开始都觉得这个主意坏透了,让她不要乱想,乖乖去上学。很多朋友同样持怀疑态度,认为这个尝试太冒险,也太苦。不少前辈也提醒她,农村工作尤其是扶贫的复杂性:面对的不仅仅是生活环境上的挑战,更是思维模式、处事方式、语言障碍等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难题。
1月26日,陈昱璇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那段时间好希望自己能有平行人生。一个我去国外读书,另一个我在村子里实现自己的价值。20多年,从来没有什么事父母这么反对,也从来没有什么事让我如此纠结不下,几天几夜做不了决定。”
最终,陈昱璇听从内心的选择,先积累实际经验,再出国进修。“这样的项目很值得一做,就算千难万阻,我清楚自己不会半路放弃,再多的苦,扛下来就是了。”
发起农产品众筹为村民创收
2016年8月末,这个东北姑娘瞒着父亲,来到了湘西扪岱村,加入乡村创客团队,带领当地贫困户开办农民专业合作社。
扪岱村位于武陵山区腊尔山台地,距花垣县城69公里。全村都是苗族,共170户,700余人,近90%的年轻人在外打工。
因为镇政府安排在镇上的宿舍交通不便,通常,陈昱璇和同事住在村里空余的房子里。条件简陋,晚上只能和另一个同事挤在一张床上睡。而最让她难以适应的是南方湿冷的气候。村子在山上,冬季晚上尤其寒冷。但乡情淳朴,村民把陈昱璇当作亲孙女一样照顾。她觉得,同一群优秀的年轻人一起奋斗是一件十分值得骄傲的事。
一种烧酒“苞谷烧”
刚到村子,陈昱璇和团队每天尽可能多地接触村里人,了解村子,希望尽快融入。他们的工作一块是帮助当地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发展的创业扶贫,还有一块是支持乡村旅游建设的公共服务。团队里另外两个小伙伴,一位是中山大学的社会学硕士在读生,另一位硕士毕业于天津大学。不忙的时候,三个人八点起床,十二点睡觉。紧张起来也会连续一周凌晨两三点才能休息,四五个小时后又到处去跑资源、忙事情。
刚下村的前半个月,正赶上山里野生猕猴桃的成熟期。为了抓住机会让村民增收,几个扶贫基地的创客合作发起了第一次湘西特色农产品的众筹。
预售顺利地拿到了市场订单,参与的村民不但可以按斤数收到劳动补贴,众筹利润的一半也会作为分红发放(另一半作为村里公共服务的资金)。然而,创客们依然担心村民采摘积极性不高。野生猕猴桃长在深山,要爬非常高的大树或是钻进灌木丛才能摘到。“我们很怕他们嘴上说想脱贫致富,机会来了又不肯去做。”
没想到,贴完告示的头天晚上,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大爷就带来了当天摘的猕猴桃。陈昱璇回忆,“这家是贫困户,三个女儿都外嫁了,只剩下两个老人,身体也不好,患有胃病和关节炎。到了他家,看到满满两大麻袋的猕猴桃,真的非常感动。很普通的一家人,日子过得虽然苦,却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不等不靠,创造财富,创造更好的生活。”
两期野生猕猴桃项目成功筹到20000余元,200余斤桃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这一次小小的尝试之后,村民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
帮助特色农产品焕发新活力
2016年,近30名来自清华、北大、复旦、人大等院校的“乡村创客”在15所村庄开展产业扶贫与创业创新。在花垣县边城镇磨老村扶贫的曾晓同样也是拿到英国老牌名校华威大学的硕士录取通知书之后,做出了先下乡的决定。
曾晓的团队也由三个学生组成。近日,她向澎湃新闻介绍,“我们每天一般上午进村,下午出村,晚上一起讨论和完成一些文书工作,有时候白天还需要跑县城办理手续和应酬。”
2016年10月,临近年货节。创客们萌生了把各村里的特色农产品等现有资源包装外销的想法。扪岱村把腊肉和包谷酒做成“尽欢”篮子,水果和蜂蜜做成“清欢”篮子。经过市场调研与可行性分析,也得到了村民的认可。
曾晓(中)
陈昱璇介绍,扪岱村扶贫基地合作社的收益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为原则,30多户社员基本都积极参与其中,其收入取决于在产业发展中各家的贡献。
方案在磨老村却碰到了阻力。磨老村家家户户都会制作苞谷酸(湘西特产的一种酸菜,由玉米面和辣椒制成),因为习以为常,村民难以相信卖苞谷酸能卖出价钱,也对三个大学生能帮忙挣钱感到犹豫,不愿意加入合作社。
于是,曾晓和同事先劝说了几位村民制作苞谷酸,用土坛子包装趁国庆假期在边城景区开展地推活动。“买了三十几坛,村民拿到利润后,这件事情在村里传开了,大伙才渐渐开始相信我们。”
2016年11月,年轻的乡村创客们一边亲力亲为监督产品生产和包装,一边线上线下拓展销售渠道。磨老村也加紧联系产品外包装设计和制作,增加了产品使用手册,购买口罩、手套和围裙,十几个村民忙活起来。“合作社的阿姨们都在合作社找到了一份自己的事业,精气神都变好了。”曾晓说,年前,村里还举行了苞谷酸加工厂开工仪式,合作社成员摆上了长桌宴欢喜庆祝。
扶贫最重要的是扶志和扶人
“我一直认为扶贫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赋权,也就是扶志和扶人。”让陈昱璇欣喜的是,如今,扪岱村合作社的几位理事和监事,虽然并没有工资,但很有责任心和主动性。“感觉我们的工作带动了村民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开始主动思考什么样的发展对村庄最有利?什么样的产业适合做?自己能在其中承担什么样的角色?逐渐有了‘村民自治’的氛围。现在我们做什么都带着村民,希望他们学会怎么利用自有的文化、旅游资源,以后即使没有我们,也能摆脱贫困。”
一转眼四个多月过去了。对陈昱璇来说,每个人,每件事,都很难忘。
她说,中国的年轻人到农村创业、扶贫,不仅面临困难,成本很高,而且大家会以一种异样的眼光看待你,让人很容易迷失自己。“经常觉得沮丧,因为无法预期的意外很多。经常力不从心,但是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坚持下去。既然开始了,就不能轻易放弃。”
过年了,村子里年轻人回来了听说了村里的公益项目,都很支持。“和他们的交流中,也看到了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希望。如果他们当中有人愿意加入我们,或是愿意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那就能更好地实现‘造血’扶贫。”
陈昱璇介绍,春节后,团队会加大发展青年培训项目的力度,通过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平台,为农村青年提供创业培训,将需求较大的法律常识、理财、创业管理、农业种殖及畜牧知识、人际沟通等实用技巧和知识传递给农村青年。同时,在黑土麦田乡村创客所在的扶贫基地组织线下分享会,以互动性交流的方式让村内青年近距离接触身边的榜样并形成学习小组,互相激励,互相支持,共同进步。
在一次去贫困户家调研时,陈昱璇结识了一个小女孩,聊得特别投缘。相熟后的一天,女孩领着陈昱璇去“全世界最美的地方”。两人翻过一座小山丘,徒步两个多小时山路,爬了1000多级台阶,终于看到女孩心爱的那片青山绿水。
“我们坐在山脚下喘着气,看着美得仿佛不真实的世外桃源,那一刻感觉人生特别完满。”原本对人生规划感到迷茫的陈昱璇突然确信,自己的愿望很简单,就是通过努力让别人的生活过得更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那天我们一直聊到天色渐暗,回村的路上一片漆黑。然而,一抬起头,看到了这辈子见过最美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