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全国中小学生创·造大赛启动式
年近八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在14日举行的第一届全国中小学生创•造大赛启动式上,专门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份关于气候变化的科普报告。
“谁能告诉我,雾霾从何而来?气候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面对北京市中关村中学的学生们,杜院士从最基础的原理讲起,指出温室气体的排放、太阳活动和地球变化周期等自然活动,引起干旱、饥饿、物种濒危和北极融化等严重后果。
作为大赛科学顾问,他特别给孩子们留下了“杜爷爷”的赠语——希望孩子们把世界和人类的未来装在心里,靠创新让我们的地球变得更美好。
这不是什么宏大愿望。这次中小学生创•造大赛就给孩子们提出了一个命题——未来家园之变暖的挑战。
帐篷狭小透风,吃不到新鲜蔬菜,冰川融水又无法直接饮用,冰川科考中的你该如何是好?没有电力来源,物资运输困难,你要如何利用现有工具,帮助小伙伴脱离困境?这些真实科考中会面对的难题,化身为创•造大赛的“试题”。通过情境化社会问题设置,大赛试图让科技更有温度、更有意思。
“从我个人感受和与学生打交道的经验来看,中国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比较差。”启动式上,大赛科学顾问、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周忠和院士坦言,我们的教育,“还是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好奇心不足,是个大问题。周忠和记得,自己去一些学校做科普报告,孩子们的提问总是不积极。“这不能怪他们。孩子们太辛苦。如果你让他打着瞌睡被动地去接受‘科普’,效果可能要大打折扣。”周忠和提出,要把孩子从繁重的课业和沉重的升学压力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参与一些可以诱发好奇心的实践性活动。
周忠和说,他有两点小小的希望。一是希望将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下去,给孩子健康快乐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二是社会各界都能更加支持在中小学生中开展科学素质教育。
大赛组委会主任、科技日报社副社长房汉廷认为,好奇是人之天性,究理是人之大娱悦,造物是人猿相揖别之标志。本次大赛,目的就在于唤醒成人,唤起少年,让中国智起来。
中国发明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余华荣则特别指出,发明创新,就要从娃娃抓起,从中小学生抓起。中国教育报副总编张显峰对此深有同感:“都说素质教育,但在具体实践中,素质教育实际上被晾在一边,应试教育依然大行其道。”他说,“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素质教育缺少一个良好平台和稳定抓手,尤其是科学素养,需要我们走向广阔天地,走向社会,到无边无际的世界中去探索”。
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关村中学的学生是幸运的。校长苏纾介绍,他们的初中生就有机会走到中科院的野外台站、科学台站进行科学考察,高中生还有科学实验班,学校为这个班开设了项目研究课程、科学拓展课程,给出时间空间,让孩子们“去创”“去造”,学生还有机会进入高端实验室,进行项目研究。
“通过实践,我们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科学家,与生俱来都有科学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苏纾指出,只要我们给学生充分自由自主的时间、动手实践的空间,一个志趣相投的团队甚至只是一个鼓励肯定的眼神,学生们的创意就会时不时迸发出来。“我们可以从并不那么精致的作品中,看到创意的火花在燃烧。”苏纾表示,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给他们空间,就有可能实践学习当中,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的“科学家”。
全国中小学生创•造大赛,就是希望推动青少年发现身边的科学和社会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项目式学习和模拟真实产品研发,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基本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激发学生从事科学研究与探索的兴趣和潜能。
这是一次“赛中学”。不懂3D打印,不懂冰川科考,都没有关系。大赛提供“学习平台”,这就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知识库”,孩子们可以随时从中调取自己需要的“资源”。
不同于传统“考试”的单打独斗,团队协作贯穿比赛始终。在比赛决赛现场,来自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比赛团队还将被打乱重新分组,组成一支涵盖不同年龄层的大型“科考队”。现场出题,现场解决,各个学习阶段的孩子要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在团队中扮演不同角色。因为要考虑“投入产出”,光“拼器材”也不会成为大赛赢家,考核更为全面公正。
据悉,全国中小学生创•造大赛获奖团队将有机会参与国际赛事,获奖队员将有机会在暑假组成少年科考队,跟随科学家一起去冰川进行实地科考。
“希望大家在‘创造’的同时,也为‘创’‘造’点赞。”北京景山学校老师、知名创客教育专家吴俊杰说。(科技日报北京1月1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