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讯员 邓红慧
5月6日以来,在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三胡乡石桥村3组焉家坡白术种植基地,白术种植大户正组织村民抢抓晴好天气,采摘药材种子、捡拾白术根茎,村民们熟练地将成熟的白术捡拾、分拣、装车,现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近年来,随着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大量耕地撂荒,也给政府耕地保护带来巨大压力。鉴于此,三胡乡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气候、土壤、市场等实际情况,引导、鼓励群众发展白术种植300余亩、百合2000余亩、黄精800余亩、晒烟200亩,并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中药材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探索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新思路。
“我今年流转村民撂荒地45亩种植白术,每亩地产量有1000多斤左右,按照今年当前市场价格,有50到65万元毛收入,除去种子、农药、肥料及劳务用工成本,有将近20-25万元利润。”来凤县三胡乡石桥村白术种植大户邓润州介绍道。
白术基地一角
药材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种植、管护、采收等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白术、百合等特色产业的发展也为石桥村及周边村的闲散劳动力提供了工作岗位,促进了村民就业、增收。
“从去年开荒到现在,聘请周边村那些老百姓用工用了1000多个,男工80元到100元每人每天,女工60元到80元每人每天,仅人工工资就花了十多万元。”来凤县三胡乡石桥村白术种植大户邓润州介绍。
“我们将土地按照700元每亩流转给种植大户,又给种植大户打工,在家门口就挣了钱,还可以照顾老人和家庭。”来凤县三胡乡石桥村3组村民吴林森说。
来凤县三胡乡以白术、百合、黄精等特色中药材种植为主的产业发展,既有效地遏制了耕地“非粮化”和耕地撂荒现象,增加了种植户的收入,又带动群众就近就业增收,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