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0日,通城90后派出所所长杜蘅被授予“湖北省五四青年奖章”。
1990年出生的她,是在千万帧视频画面中寻找蛛丝马迹的“破案尖兵”,是用真情化解矛盾和纠纷的“暖心所长”,是用智慧和坚毅守护一方平安的“巾帼先锋”。
2013年参加公安工作至今,她先后在通城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合成作战中心、派出所等部门工作,曾获“全省公安刑侦工作研判岗位成绩突出个人”“咸宁市最美政法干警”“咸宁市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
淬火成钢:从“业务小白”到“刑侦尖兵”
2013年,23岁的杜蘅怀揣警察梦走进通城县公安局。非警校毕业的她,以“笨鸟先飞”的韧劲开启从警之路。
初入警队,她被分配至刑侦大队工作。为了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她白天跟着老民警参加侦查、抓捕、审讯等工作,晚上挑灯研读案卷、学习法规,业余时间也一遍遍地翻阅案卷,学习前辈经验,总结工作要点。在单位领导同事们的帮助和个人的勤奋刻苦之下,她很快就熟悉掌握了内部各平台的功能与应用,能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类刑事警情的接处警工作。
2016年6月,刚刚休完产假的她被安排负责刑侦大队内勤工作。通过不懈努力,很快就熟悉掌握“扫黑除恶”“盗抢骗”“电信诈骗”等刑侦中心业务,并独当一面。2018年,杜蘅转战侦查岗位,她将女性的细腻与科技的精准完美结合,在岗位上屡立新功。
2018年3月,通城县城内陆续发生3起飞车抢劫案。她以3起案件具体案发地为中心,调阅了案发地周边100多路70多小时的视频图像,终于确定了嫌疑人特征且划定出其经常出入的范围。通过蹲守,4月12日,在县城银山广场当场抓获了正在伺机作案的嫌疑人钟某和王某,系列飞车抢夺案顺利告破。
“调阅视频是一项工程量非常大的工作,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杜蘅同志耐得住性子,干事的劲头也足,为了寻找一帧关键的视频画面,她常常是废寝忘食无我工作。”时任刑侦大队的队长李运智如此评价道。
2018年至2022年,杜蘅共参与侦查破获了各类侵财案件400余起,抓获各类侵财嫌疑人260余人,其中包括系列案21串。
谈及办案过程的不易,杜蘅笑着回答:“我只求四个字——问心无愧。”正是这样的办案态度,让杜蘅实现连续三年辖区“两抢”案件破案率高达100% ,真正做到了用实际行动捍卫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为民初心:百姓口中的“闺女所长”
2022年6月,杜蘅被调入沙堆派出所工作。岗位调动后,她扎根派出所,积极为辖区群众排忧解难。
在派出所工作时,她对每一个违法犯罪嫌疑人都耐心劝导,宣讲法律,在她的不懈努力下,犯罪嫌疑人都达到了认错认罚、认罪悔罪的效果。在工作中,她对待每一位维权的工作对象,都竭尽所能为他们“出主意,谋路子”,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诉求,化解矛盾,告诫他们要依法维权。
在沙堆镇群众心里,杜蘅是比亲人还亲的“小杜”。她办公桌抽屉里常年备着三样“法宝”:留守儿童的联系卡、孤寡老人的常用药、困难群众的帮扶册。独居老人李某至今常谈起,杜蘅对他的长期帮扶与照料。如今老人自愿当起“银发治安信息员”,提供的线索协助杜蘅破获盗窃案3起。
2022年9月,杜蘅在处理杨某抚养纠纷案时,她连续两周吃住在所里,白天安抚情绪崩溃的当事人,晚上研究调解方案。最终不仅化解了杨某的自杀危机,还帮其争取到抚养费。结案那天,杨某哭着说:“杜所长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多亏了小杜警官,要不然这个年也没法安心过。”2024年春节前,农民工吴某在工地干活发生意外,杜蘅带着他做伤残鉴定,协调主管单位、施工方进行多方调解,最后为他争取到补偿款。
群众无小事。杜蘅始终将群众的事放在心上,从2022年6月至今,她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达200余起,成为辖区群众的“贴心人”“暖心人”。辖区群众遇到大事小事都愿意找她“聊一聊”,这不仅是对她工作的认可,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
她推动设立的“爱心警务驿站”,累计为群众提供应急救助400余人次,找回走失人员12名。在“讨薪维权”专项行动中,她创新“劳动监察+司法确认”快速通道,为23名农民工挽回损失48万元。
“做群众工作,不需要特别的技巧。最关键的是以真心换真心,设身处地站在群众角度考虑问题,真心实意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杜蘅说。
治理创新:基层善治的“拓荒者”
2024年元月,杜蘅正式担任沙堆派出所所长。
作为通城首位女派出所所长,杜蘅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在沙堆辖区构建“1+3+N”多元调解体系:以派出所为核心,整合司法所、法庭、综治中心三方力量,发动30余名“平安合伙人”参与;首创“五步调解法”,即情绪疏导+诉求梳理+法律释明+方案共商+跟踪回访。通过创新“分级分类调解”机制、“高中低”三级风险评估,精准化解纠纷59起,其中5起可能引发恶性案件的纠纷被成功阻断。
同时,杜蘅积极培育“平安合伙人”生态,发展党员、村组组长、热心群众等30余人组成“朝阳群众”队伍,2024年该队伍向派出所提供有效线索17条,为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提供有力支持。打造“三防融合”工程,人防上组建“朝阳群众”队伍;物防上推动重点部位智能安防建设,盗窃案件同比下降42%;技防上创新“警车巡+视频巡+徒步巡”防控网络,街面见警率提升60%,“夜不闭户”正成为沙堆镇的新常态。
此外,她策划开展“治安宣防”宣传活动,将警车巡逻、警察走访作为派出所日常工作固定动作,通过发放宣传单、召开屋场会等形式,深入开展反诈、禁毒、禁赌、扫黄等宣传活动;主导的“平安夜话”活动已成为基层治理品牌,通过“屋场会+警务直播”形式,将反诈宣传覆盖辖区98%家庭。2024年辖区刑事发案率同比下降37%,群众安全感测评连续三年位居全县前列。
“守护一方平安是我们一项重要的职责。我们所通过创新矛盾纠纷调解、风险防范、‘三防’等机制,推动群防群治,实现‘平安沙堆’建设,让每一位公民都能获得满满的安全感。”杜蘅说。
翻开杜蘅的履历,12本工作笔记记录着3000多个加班的日夜,6项创新机制正在全县推广。面对五四青年奖的荣誉,这位35岁的女所长依然保持着初入警营时的赤子之心:“奖章是集体的功劳,比起推介我,我更想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通城的警务团队。”
从青涩警花到飒爽所长,杜蘅用行动证明:青春最美的模样,就是把理想扎根在人民需要的地方。正如她在工作日记中写下的:“警徽上的光芒,要照进每个角落;藏蓝的青春,要守护万家灯火。”在这条追光之路上,她依然步履坚定,续写着新时代青年民警的担当与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