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 董淑健
通讯员 刘世民 邹立锋
4月28日,湖北省罗田县直播带货网红付金丹开的第四家线下土特产店、第四家网店同时开业,数十名当地网红前来捧场助阵,当天线上线下店卖出土特产品1500多单,价值4万余元。
付金丹人称“付姐”,卖土特产已有40多年,将数以千万计的大别山土货卖往全国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在罗田是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传奇女性。一头简单利落的短发,一身随时准备抬脚就跑的运动靯、运动装,微笑的眼神中始终透着热忱与坚定,浑身散发着质朴与温暖,今天的付姐已成大别山味道的标志性符号。
4月29日,新闻记者走进罗田,探访这位传奇女性及其土特产店。
走进店里,就像进了大别山土特产品博物馆,品种之多让人眼花缭乱
年销千万的生意经是老客户优先,10年以上的老客户上千人
付姐新开的店位于罗田县中心城区兰花街,238平方米的店面,立体地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土特产,干笋,萝卜干,小鱼小虾,干马齿笕,腐乳,油面,茶叶,葛粉,板栗仁......走进这家临街的店,就像进了大别山土特产博物馆,数百种产品令人眼花缭乱。
手工油面是店里的当红产品,面条细如发丝、韧性十足,煮后爽滑劲道,付姐每年能卖10万公斤以上。
手工菜更是一绝,这么多手工菜都是付姐亲手做的。她说,每次做总是选用当季山里采来的鲜货,依传承多年的配方挑、切、揉、腌或熏烤,付姐做的酸豆角酸爽可口、开胃下饭,泡萝卜鲜嫩多汁,甜中带酸,腐乳看上去油光发亮,吃起来有种特别浓郁的香味。
付姐说,她每年能卖出自制的手工菜10万瓶以上。
付金丹人称“付姐”,在罗田县开店卖大别山区的土特产已有40多年了
除了手工菜和其他当地土特产品,店内还季节性推高中档礼盒,每盒饱含罗田风土人情与付姐的慧眼与匠心。如今离端午节还有较长时间,她的店里已经备好粽子、咸鸭蛋、糯米、粽叶等端午货礼包,每天都能销出100多件。
付姐带货颇有前瞻眼光,离端午节还有1个多月时就开始备货并每天有销售
每天早晨付姐5点就起床,开始一天的忙碌。她说她的经营策略之一是老客户优先,不论单子大小;老客户还优惠,每次店里做活动都会优先照顾老客户。
店一旦开起来,一整天都不能停下,线上不能冷落了光顾的客户,线下同样不能冷落盈门的顾客,因为线上的顾客与线下的顾客是经常交流甚至角色互换的,为了招呼顾客,付姐常常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每天上午10时、下午4时,与他们合作的快递公司会如约上门两次收单,有时开着三轮车,有时开着大车。付姐如今是快递公司的大客户,与她合作较多的快递公司有5家。
晚6时左右,付姐的几家店忙碌得差不多了,她会把线上线下的销售情况盘点一遍,再让员工将每家实体店打扫干净。吃过晚饭,她会在家自制手工菜,泡萝卜、豆角,腌辣椒,做腐乳等,一般都会干到11点左右才休息。
当记者问起每年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的生意经时,“无论线上还是线下,老客户照顾生意很重要,”付姐说,做生意跟做人一样,熟人优先,但不冷落新人,要千方百计留住熟客,还要想方设法把新客户变成老客户,因此,任何一单生意上都不能掺假。她坦言,如今10年以上的老客户已有上千人。
越土越好卖,已将山货卖出国门
罗田县地处大别山南麓,发源于大别山,经麻城、罗田、团风、浠水、黄州汇入长江的巴河,从罗田全境蜿蜒流过。这里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货、水产均十分丰饶,山上山下一年四季都出产好东西。
每年春节刚过,付姐就忙着做软萩粑,这是一种用当地软萩草搭配糯米、芝麻,手工做出的零食,软糯中带着清草香,去年销量8万多块。造型别致的印子粑、洁白细腻的雪花粑也深受客户喜爱。
用当地软萩草搭配糯米、芝麻,经她手做出的软萩粑,软糯中带着清新草香,每年要卖出8万多个
3月,大别山的春笋产出很多,因为山上到处都是竹林,吃不完的就晒成笋干;春季的其他农家菜如香椿,荠菜等这个季节也很受欢迎;4月,春茶上市;五六月份销量最大的是当地的咸蛋和粽子、粽叶;七八月份,著名的罗田板栗就成熟了,经保鲜处理,板栗仁可一直卖到春节后;10月至11月,罗田甜柿上市了,甜柿在网上常常会供不应求;12月,腊肉、腊肠、油面粉墨登场,正逢元旦春节销售旺季,加之它们保鲜期长,可以一直卖到次年的五六月份。
土特产店的关键词是一个“土”字,当今社会越土的东西越好卖
付姐说,土特产店的关键词是一个“土”字,当今社会越土的东西越好卖,除油面、手工菜之外,土蜂蜜、猪血豆腐、干笋也都是排行榜前列的畅销品种。
这几年,付姐开的店已将山货卖到了美国、巴西、东南亚及非洲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大别山区有的是好东西,只要做好,包装好,做到价廉物美,哪里的人都会喜欢。”
传承大别山味道,带出十几个徒弟
手工美食制作远不止是谋生手段,更是深入灵魂的热爱与坚守。以手工腊味为例,从食材挑选,到腌制、熏烤,每一步付姐都亲力亲为,严格把关。
“在烟火缭绕的厨房里,她用精湛技艺与满满心意,赋予腊味独特醇厚的风味,这风味承载着罗田的风土人情,也凝聚着付姐多年的坚守,成为罗田人心中无可替代的家乡味道”,罗田县网络直播协会会长陈林甫评价。
10年前,付姐敏锐地感觉到网店及线下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土特产销售的春天来了,她便开始全家总动员,将远在深圳工作、收入不菲的两个儿子黎东、黎鹏以及大儿媳娜娜全部招回家来,又接连开了两家线上店、两家线下店,而且开一家火一家。
付姐还带出十几个徒弟,如今分别在红安县、浠水县、英山县、黄州区等地开店,参照付姐的模式,线上线下结合,也基本上开一家火一家。
付姐还带出十几个徒弟,分别在鄂东各地开店
“开店是个辛苦活,一年360天都要5点钟起床,风雨无阻。冬天里,大别山地区的天漆黑一片,而且特别冷,风吹到身上像刀割一样,但无论多冷也得起来,”付姐说,过不了这一关你就很难把店开好;过了这一关基本就是一片坦途。
罗田县网络直播协会会长陈林甫说,“付姐是一位深受罗田人喜爱的传奇女性,为让更多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助力乡村振兴,付姐深挖本地农产品的潜在价值,坚持不懈地开展直播带货,积极推广大别山特色农产品,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方式,如今的付姐已成罗田一张闪亮的名片。”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