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 周萍英
通讯员 白菲斐 杨邹 张玮
4月17日,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冲破天际,湖北保康县店垭镇格栏坪村的生态茶园里,茶农们就开始忙活了,她们身着素衣,头戴斗笠,双手在嫩绿的茶芽上轻盈翻飞,一幅生机盎然的春茶丰收画卷徐徐展开。
采茶现场
“白天采、晚上炒,客户追着要货,排队买茶,简直供不应求。”保康县店垭镇锅厂村徐记茶厂负责人彭宏霞欣喜地说。
作为中国茶叶百强县、湖北省茶叶主产区和襄阳高香茶核心生产区,连日来,地处北纬28°至31°优质茶叶黄金生产带上的保康县,15万亩茶园迎来春茶采摘黄金期。
38家茶企成立茶产业联合体
当日上午,伴随着开场歌舞《我在茶乡等你来》的音乐声,襄阳高香茶春茶推介暨保康县茶文化旅游季活动在格栏坪村拉开帷幕。
推介活动现场
“保康毛尖条索细紧纤秀,色泽绿润显毫。”活动现场,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庆权威推介了襄阳高香茶并深度解读“襄阳高香茶——保康毛尖、保康红”公共品牌的价值与未来。保康县店垭镇神农茶场、保康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被授予“楚天好茶”品牌。
“色泽透亮,回甘悠长。”在特色优质农产品巡展中,保茶集团销售经理张华热情地向游客介绍着一款由芽茶制作的保康红,该款产品在2024年全国红茶评比大赛中荣获五星产品。当日,由保康县茶叶联合会和保康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推出的30多款“襄阳高香茶——保康毛尖、保康红”吸引了众多参会嘉宾和游客的关注。
据了解,为壮大“有机茶”品牌,保康县以保康茶业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联合保康38家茶叶企业,成立茶产业联合体,以“襄阳高香茶——保康毛尖、保康红”为公共区域品牌,实现有机茶品牌统一、标识统一、标准统一,产品质量整体提升、经济效益整体提升、生态效益整体提升。
“我们坚持走绿色、生态、有机的路子,坚持种有机茶、施有机肥,符合现代人健康绿色的生活要求,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保康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负责人杨先强介绍,截至目前,全县有绿色生态茶园8万亩,获得欧盟有机认证茶园1.5万亩。计划到2030年,有机茶认证面积占比力争超过30 %,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30亿元。
保康茶香飘海外,年出口创汇超2500万美元
分级、整形、精制……保康县万寿茶业有限公司精制茶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茶香四溢,工人们正加紧赶制100吨绿茶,即将出口到塔吉克斯坦。
公司董事长郭大友从事茶叶生产有20多年了。“以前公司的产品主要是春茶,在国内销售,现在我们延伸茶产业链,把夏茶和秋茶作为新的增长点。”郭大友介绍说,2022年,在商务部门支持下,公司取得出口资质,与武汉一家出口企业“联姻”,新注册成立保康县鑫农茶业有限公司,建成茶叶精制加工车间,生产出口茶,主要销往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3个国家。
采摘茶叶
“我们从源头抓起,采摘鲜叶、加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质量标准把关。”郭大友介绍,今年,公司已经出口绿茶430吨、红茶100吨,出口创汇400多万元。
在保康县城关镇的林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市场经理刘志安打开一袋包装好的茶叶原萃液,咖啡色的浓稠液体缓缓倒入量杯,空气中瞬间弥漫着清新的茶香。
“一片片茶叶经过蒸煮、萃取、浓缩等一系列工序,变成高浓度的茶叶原萃液。”刘志安介绍,公司主要集中于把保康茶叶中低端的原料进行加工升级,生产出茶叶原萃液和茶粉,适用于食品和饮料添加,出口至东南亚和中亚国家。
“这是独属于保康茶叶的味道,好原料出好产品。”刘志安介绍,保康茶叶富含茶多酚、茶氨酸、茶叶素等各种有益成分,市场认可度越来越高。公司今年订单已经排到6月底,预计可生产茶叶原萃液1000多吨,产值超亿元。
近年来,保康县在茶叶出口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当地茶叶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截至目前,该县共有4家茶企具备出口资质,每年全县出口精制茶、茶叶萃取液等深加工产品1000多吨,出口创汇达2500万美元。
“茶娘子”拍视频,茶山成打卡“景区”
“茶园每日都有不一样的变化,茶娘子一直带你看风景。”打开保康县店垭镇锅厂村徐记茶厂负责人彭宏霞的抖音号“保康茶娘子”,已有粉丝6000多人,发布视频900多条。彭宏霞不仅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茶娘子”,还成了抖音短视频“达人”,她将茶园美景制作成精美短视频,吸引了各地网友前来采风打卡。
微风拂过,茶树沙沙作响,300多亩徐记茶厂生态茶园奔腾着丰收的喜悦。彭宏霞介绍说,茶园年产干茶100多吨,年产值80万元。今年,村里对茶园道路进行全面刷黑,配套建设120平方米观景台,铺设电缆线和光缆设施,后续还将配备休闲娱乐设施,让游客沉浸式体验茶园风情。
游客在茶山上体验采茶
在距离保康县城3公里的官山世外茶源,青翠的茶垄随山势起伏,宛若一条条绿绸带缠绕在群山之间。这里平均海拔700多米,拥有原始森林700多亩,优质茶园1000多亩。2022年,官山世外茶源成为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2023年获评国家级生态农场与最佳旅居康养目的地,上个月刚刚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官山世外茶源致力于打造集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度假、研学旅行、森林康养于一体的复合型茶旅目的地。”负责人秦小丽介绍说,官山世外茶源年游客接待量达近10万人次,茶旅综合收入达1000多万元,正演绎着“茶园变景区”的茶旅融合转型篇章。
从卖茶叶到卖风景,保康县将茶叶作为“绿色经济”新名片,把“茶旅融合”作为“全域旅游”新引擎。近年来,该县着力构建茶叶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高位推进茶叶产业成为全县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富民产业。
截至目前,保康全县茶叶基地面积达到20.1万亩,可采摘茶园面积达到15.2万亩,带动全县4万人就业增收,茶叶产业综合产值超20亿元。
(图片由杨韬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