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涛:用光纤为桥梁隧道“做心电图”
2025-04-17 15:40:00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郑岚

“和人一样,建筑也会‘生病’。我们做的事就是利用光纤传感全实时、全天候、超远距等优势技术,给桥梁、隧道、矿山等‘做体检’。”4月14日下午,宜都市中南鹏力江南工业园内,武汉理工大学博士赵涛正为园区企业讲解他的解决方案。

上月,赵涛正式辞去高校工作,在宜昌注册成立光致科技湖北有限公司。办公室还未启用,他就马不停蹄地奔走在宜昌各厂矿、企业,调研市场、接洽项目。

赵涛在煤矿企业进行提升机光纤传感安全监测项目施工。受访者供图

2018年,赵涛进入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攻读博士,从事光纤传感器方向的研究,后留校工作。2023年,宜昌发布招引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团队)定向攻关“两张清单”,其中包括光纤传感器项目。在武汉理工大学宜昌产学研合作创新中心牵线搭桥下,研究方向匹配的赵涛成功揭榜。

“光纤比头发丝还细,它能像建筑内部的‘神经’一样,灵敏感知温度、振动、形变,相当于给矿山、建筑做‘心电图’,如果发现‘心律不齐’就能预警。”赵涛介绍,光纤传感器铺设可塑性强、非侵入式安装,能精准捕捉细微变化,相较传统监测方式,成本更低、可靠性更高。宜昌境内桥梁、隧道众多,矿产资源丰富,是成果落地的好“土壤”。

“我已经45岁,本没有创业念头,是宜昌用诚意打动了我。”他说,作为宜昌市D类人才,可享受住房补贴、人才公寓、子女入学保障等一系列政策,让创业没有了后顾之忧。

眼下,公司在三峡人才城28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即将交付,前5年还能享受“三免两减”的租金减免政策,仅此一项,每月便可节省约14000元租金。赵涛说,光致科技虽是初创企业,但已有四位博士加入创业团队。他也定下目标:“今年营收达到200万至500万元,让技术应用在宜昌落地生根,再走向全国和世界。”

作为“红娘”,武汉理工大学宜昌产学研合作创新中心执行主任岳仲松表示,从精准引才的“两张清单”,到“全程陪跑”的服务体系,宜昌创新创业的优质生态,将吸引越来越多的高端人才,为建设长江经济带科创高地注入强劲动力。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