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张俐娜院士原创成果远赴成都转化
2018-08-07 09:14:00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记者陈会君)塑料垃圾填埋地下几百年不降解,造成的污染成为世界难题。能否用可降解的新材料制作塑料包装袋?经过近20年潜心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张俐娜教授原创性“水体系低温溶解纤维素和甲壳素”技术被国际化学界高度认可,也几度引起武汉市相关领导重视。然而,7月底,记者了解到,这项成果已“远走他乡”,与丝丽雅集团旗下的成都丽雅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产学研合作。

一团纸浆被放入透明液体中,不到一分钟,即消失不见——这是记者近日在武大天然高分子及高分子物理实验室看到的神奇一幕。将生物质变废为宝,溶解是关键步骤。普遍做法是高温溶解,成本高、能耗大。于是,张俐娜院士带领团队,倾力研发难溶性大分子在碱/尿素水溶剂中低温溶解的新技术。

纤维素和甲壳素是地球上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农林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纤维素,甲壳素则可从虾、蟹等水产品外壳中提取。张俐娜介绍,学理已证明,低温溶解纤维素制作的新塑料,填埋在土壤中保持25摄氏度以上一个月,可完全降解成水和二氧化碳。该技术还可制造各种新材料,比如,甲壳素无纺布创口敷料,可使伤口提前愈合。

2012年,张俐娜被美国化学会授予安塞姆·佩恩奖,这是国际纤维素与可再生资源材料领域的最高奖。

几年前,武汉市有关领导打算就张俐娜这项技术建工程中心,后因故搁浅。

去年7月13日,武汉市委原组织部部长杨汉军专程看望张俐娜院士,希望这项成果就地转化。随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相关负责人来调研。不幸的是,不到1个月,杨汉军牺牲在工作岗位上,他桌上放的最后一份文件,就是张俐娜的成果转化报告。“能就地转化,当然省时省力。”说起此事,张俐娜语带遗憾。

而一直以来,成都丽雅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对这项技术“追”得很紧。“我们通过媒体报道了解到张院士的成果,很早就开始跟踪了。”8月2日,该公司董事长李雪梅说。

去年底,双方签署专利技术实施许可合同。“张院士的研究细致扎实,可扩展的领域非常多!”李雪梅尽显如获至宝的喜悦,“我们将调动集团资源、放眼全球来做成果转化,争取尽快建1000吨以上的‘绿色’纤维素丝和膜生产线,一旦成功,努力拓展万吨以上规模,期待这粒‘金种子’带来颠覆性改变!”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