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通讯员 张培元)武汉市一名党员干部写给女儿的“廉政家书”,近日走红朋友圈,被多家网站转载。作者肖小鹏在家书中回忆起22岁即为革命牺牲的先祖和一生清廉的父亲,引用祖辈遗嘱中“未做损人利己之事”“无不清不义之财”之语与女儿共勉,寄望女儿做一个清清白白、健健康康、有所作为的人。(5月31日《长江日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古人没有社交软件和即时通信工具,家人间跨越千山万水的纽带便是家书。驿寄梅花、鱼传尺素,见字如面、纸短情长,如今我们再次诵读刘向的《诫子歆书》、诸葛亮的《诫子书》、《梁启超家书》、《傅雷家书》……依然能体会到字里行间的舐犊情深和高洁情怀。长辈通过家书,把道德修养、人格风范、人生经验传授给子孙,期待孩子立德立人、成长成才。
站在某种角度上看,这些家书无疑也是古代版“廉政家书”。先贤作为家长,不只是简单地要求孩子怎么做,更从严自律,为整个家庭及家族树立榜样。诸葛亮寄语其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范仲淹告诫子侄“清心做官,莫营私利”;包拯更是对后代立铁规:“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春秋时楚国令尹孙叔敖为儿子所作家书家训仅有数十字:“王封汝,必无居利地也。楚、越之间有寝丘者,甚恶,可长有以食也。”希望儿子在楚王封赏时,就要最偏僻最贫瘠之地,时刻牢记守住节操艰苦创业,一样可以兴旺不衰。寥寥数语,意蕴之深,境界之广,超过很多鸿篇巨制。
在现代版的“廉政家书”中,我们也读到了那种历久弥新的传统味道,看到了家风家训所散发的无穷魅力。“互联网+”时代的廉政家书,既是亲情的交融互动,也是家风的砥砺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