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戏再次开启 一场荆州花鼓戏唱热江汉平原
2016-11-18 09:41:00 来源: 楚天都市报

  《焚香记》剧照通讯员田永祥张城摄

“锵锵锵……”一阵急切的锣鼓过后,幕启,伴随着婉转悠扬的曲调,生旦净丑相继粉墨登场。高腔高昂,悲腔催泪。一场凄凉绝唱《焚香记》,在江汉平原潜江市唱响,唱热了寒意袭人的初冬。

幕闭,余音绕梁,掌声经久不息。

全新改编《焚香记》首演

戏迷大呼过瘾

16日下午1时许,小雨淅淅沥沥。整个江汉平原,笼罩在初冬的寒意之中。

在潜江市江汉艺术职业学院礼堂门口,挤满了翘首以盼的人群。再过一小时,第二届湖北省荆州花鼓戏艺术节就要在这里开幕了。

顾不上小雨打湿头发,人们手上拿着票,眼睛盯着礼堂门口那张写着“焚香记”三个大字的海报。议论声不时传来:“听说这次焚香记经过了改编,今天是首演呢。”“看来我这次从广州赶回来,值得!”

热闹的气氛,感染了路过的学生们,不时有学生过来询问:“还有票吗?”得到否定的回答后,一脸失望地离去。

下午2时30分,开幕式后,由湖北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带来的《焚香记》如约上演。

大幕拉起,伴着婉转悠扬的曲调,著名演员吴珍珍扮演的敫桂英翩翩登场。之后,生旦净丑纷纷亮相,歌声灵动,高腔高昂,悲腔催泪,一场凄凉的绝唱呈现在观众们面前。

这是江汉平原戏迷们再熟悉不过的情节:落第书生王魁穷途末路,病倒在雪地之中,青楼女子敫桂英路过海神庙救了王魁,倾其所有为其治病,并与他结为夫妻。王魁再次进京赶考,夫妻分别之时,又来到海神庙焚香许愿,愿夫妻二人不离不弃,白头相依。谁料王魁科场得中状元后,却忘情负义,入赘相府。桂英得知后,悲痛不已,来到海神庙求助神灵。海神深受感动,派手下捉拿王魁,并火烧状元楼,为敫桂英伸张了正义。

“哈哈,这个王魁有点像陈世美。”观众们大呼过瘾,热烈鼓掌,久久不愿离去。

青年演员担大梁

花鼓戏后继有人

“咱们荆州花鼓戏后继有人了。”这是戏迷们最大的感受。洪湖剧院的左先生说:“看了《焚香记》的演出,不禁惊叹这一批花鼓新角的声台形表功力竟如此成熟!”

出演这场《焚香记》的,大多是青年演员,主演吴珍珍1986年出生,主演答沙1988年出生。

湖北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原潜江花鼓剧团)院长吴培义对此深有感触:这些年,周边花鼓戏剧院经常到潜江来借青年演员。武汉、洪湖、监利,只要有需要青年演员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都是潜江。

为了传承好花鼓戏,2006年,潜江市花鼓剧院与华中师范大学、湖北艺术职业学院联合开办花鼓戏大专班,定向培养20余名花鼓戏专业演员。《焚香记》的主演吴珍珍和答沙,均毕业于花鼓戏大专班。

毕业分配上岗后,为了留住这批演员,潜江花鼓剧院的领导们四处奔走,一次性解决了他们的编制问题。

一晃10年过去了,这批青年演员在院领导和老戏骨们的培养扶持下,已经成长为文艺演出骨干。由他们主演的一批精品剧目多次在省内外演出中夺得大奖。

年轻演员多,顶级演员也不少。在湖北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国家一级演员就有4个。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获得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胡新中,退休之后又被剧团返聘。他告诉楚天都市报记者,“戏剧需要艺术大腕,艺术大腕可以救活一个剧团,甚至救活一个剧种。”

为了培养出这样的大腕,年逾六旬的胡新中开始了言传身教,剧团里成熟的演员,都没少受他的教诲。

难忘故乡戏

难舍故乡情

说到荆州花鼓戏,可这里的荆州只是一个曲种名。荆州花鼓戏原来叫天沔花鼓戏,因为流行的区域都属于原荆州地区,后来改称荆州花鼓戏。

荆州花鼓戏来源于田间。在江汉平原,乡人栽种、薅草都有歌,劳作时歌,往往声音高亢悠扬,一人唱,众人和,“高腔”、“悲腔”就在此地形成。而经过不断发展,乡野田间的小调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为一种地方戏曲。

吴培义院长用一句话概括了荆州花鼓戏的特点:“多高腔、悲腔,很难唱,对演员的嗓音条件要求很高。”

“难唱”这个特点,使得荆州花鼓戏相较于唱腔较低的黄梅戏等剧种,普及起来难度更大。不过也因为这个特点,使得荆州花鼓戏更容易在舞台上引起轰动。

1984年,原潜江花鼓剧团到北京人民剧院演出,凭着演员们的精彩表演,门票完全靠零售,居然连演了12场,场场爆满。

吴培义院长回忆,当年1月5日,曹禺也买票来到了现场。一出剧演完,曹禺冲上舞台,握着演员的手,眼泪汪汪地大喊:“我也是潜江的,我也是潜江的!”

曹禺和潜江的缘分,从这里开始发展。而潜江,更因为这次老乡见老乡的“眼泪汪汪”,感受到了戏剧的力量,开始重新给自己的未来定位。

从那之后,潜江花鼓剧团将曹禺的《原野》改编成了花鼓戏,唱到了曹禺80大寿的现场。1996年,《原野》被复排为《原野情仇》,进京为全国第六次文代会倾情演出。

地方戏曲根植民间花开最盛

“有人才,有剧目,有氛围,有群众底蕴,有政府支持,这是戏剧发展的几个前提条件。”吴培义院长说,花鼓戏唱热江汉平原,有果有因。

花鼓戏是潜江人的情结。当地流行这样一句俗话,“听了花鼓子哟喂哟,害病不消吃得药。”这届艺术节,更是成了潜江和江汉平原戏迷们的狂欢。

今年50岁的老戏迷王盛年这些年一直在广州工作,这次,是特地回潜江老家来看《焚香记》首演的。

“家门口办花鼓戏艺术节,怎么能不回来呢!”王盛年说,以前要看花鼓戏可不容易,专业剧团的表演少,更多只能看活跃在田间地头的民营花鼓戏班演出。“要是哪个地方搭台唱戏,我们这帮戏迷们都奔走相告,像过节赶集一样,一起看花鼓子。”

“现在要看戏就简单多了。湖北省花鼓戏研究院送戏下乡,时不时就有一场。”王盛年体会最深的,还是场地建设,“曹禺戏楼、潜江剧院、曹禺大剧院,老家建起了这么多戏剧文化设施。我走遍了全国各地,还是潜江的戏剧氛围最浓。”

王盛年的体会,生活在潜江的人感受犹深。近年来,潜江每年送文艺到基层演出150场(其中花鼓戏100场)以上。

曹禺大师的故里,早就给自己定位为戏剧之都。“这是很难带来明显经济效益的,但却能提高城市形象和品位,更重要的是,能够极大地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传承传统艺术,建设文化潜江。”对这个定位,潜江市文化局的领导们这样解读。

而在潜江市新近出台的振兴花鼓戏5年计划中明确写道:“推动潜江成为江汉平原及全省花鼓戏新剧目创作排演基地、中青年花鼓戏人才培训基地、花鼓戏艺术走进群众走进校园实践基地、花鼓戏艺术研究传承和交流基地……积极扶持民办花鼓剧团,在政策、资金上予以倾斜,引导其以接地气的演出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服务。”

起源于江汉平原的荆州花鼓戏,在潜江生根发芽,花开最盛。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