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桥多次被冲垮 两县村民自筹资金70万重建
2016-10-26 08:47:00 来源: 楚天都市报

  石桥主体结构已完工

“再过一段时间,桥便可以通车了!”昨日,站在崇阳县沙坪镇堰市村石桥上,万里玮自豪地说,通过一年多的努力,两县村民筹资数十万元,在崇阳县交通局的帮助下,这牢固的水泥桥终将建成。

石板桥多次被冲垮

崇阳县沙坪镇堰市依河而建,长约1公里,小街两边商铺林立。据介绍,这里曾是有名的茶马古道。街面铺的是青石,两边是木板房商铺,靠河边的是吊脚楼。

在解放前,这条河里能通船,两岸的吊脚楼支柱上,经常系着船,湖南、江西、通城等地的村民将货物装到竹筏或者船上,顺水而下经赤壁入江到汉口。

在堰市的对岸,是通城县沙堆镇的华家村一组,小地名叫堤上,也曾是集市。两岸村民靠一座石板桥往来。

据崇阳县志(清同治五年)记载,该桥名“合心桥,跨堰市港,长二十余丈,生员吴联魁等募捐置田缮桥。”

万里玮是该桥民间募捐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在崇阳县城开店装裱书画作品。他介绍,在1954年前,这座桥桥洞可通船,该桥有10多亩缮田(每年的收成用于桥梁维护),因此桥梁得以保护。

1954年发大水,桥中间被冲垮,并且缮田被收归国有,此后大家搭建了简易石板桥,一直沿用到今年1月31日。石板桥完全用条石搭建而成,桥墩也是条石,桥面长约70米。平常,摩托车能过,板车也可以过,但是小车过不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座桥已不能满足通行的需要。

村民们说,由于河里经常涨水,特别是山洪来袭时,桥中间经常被冲垮,待洪水退后村民们再将桥修好。特别是这两年,山洪频繁,每年修好几次。关键是,河中央年年修,河床越修越深,去年6月一场暴雨后,桥无法修复,无奈大家在上游搭了一座简易木板桥。

老师每年都要守护孩子过桥

堰市小学是沿河两岸的中心小学,对岸通城的孩子要过桥上学。

校长周四海今年52岁,他虽不是本村人,却是修桥倡导者之一。他介绍,他于2004年调入堰市小学,该校目前有4个班100多名学生,有6名老师。每年他最担心的便是汛期,每天一大早便到石板桥中间站着,看着学生们过来,放学后,他和老师又到板桥处,望着学生们安全过桥后才返回。

特别是发了大水,他和老师便要背着学生过河。因此,他和老师、家长们都希望建一座不怕洪水的桥。

村民自筹资金70余万元

万里玮的家在河对岸的堤上,他已年过半百,夫人便是堰市人。他说,两岸村民都热切盼望政府修桥,由于河两岸分属两个县,要建桥谁出资?崇阳和通城一直在协调,但一直没有成功。去年,他和几名热心村民一商量,决定来募捐。

去年11月12日,“堰市—堤上”合心桥民间募捐修复筹备委员会成立,准备于今年下半年(枯水期)修建宽4米、长70米的钢筋水泥标准桥,通过预算,需要资金160多万元。

当时,通过当地罗东源和洪清辉两位老先生带头捐资,先募集了10多万元。有了第一笔捐款,大家更有信心,于是向社会发出募捐倡议书。他们通过老乡群、同学群转发,还登门拜访,到今年春节后,共有200多人捐款70多万元。

与此同时,他们也寻求政府帮助,崇阳县交通局同意由村民出资50万元,剩余的钱由该局出,由该局请来专业建桥公司修建。

据介绍,该桥于今年1月31日动工,桥墩深达32米,直达岩石,非常牢固,桥梁主体目前已建好,桥宽5米、长62米。

记者看到,桥两端正在做引桥工程。在堰市桥头一面墙上,贴着“堰市桥民间募捐修复捐款名录”,详细记录着部分捐款者姓名、单位和数额。

万里玮介绍,修桥用了50万元,余下的20多万元将用来修建桥梁护栏及桥碑,邀请通城、崇阳两县的文人写诗、书写,将用浮雕刻在护栏石板上,供后人纪念。

另外,通城县政府给予了40万元的帮助,这些钱将用来修建桥两侧的护坡。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