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记者陈咏 特约记者简希刚 通讯员王松
在仙桃,经常走前通路的人,都认识周华林。这个年过六旬的老汉,每天都骑着电动三轮车,带着铁锹、洋镐,在这条路上“巡视”。遇到路上有不平的地方,他就会停下车,从车上铲下砖土,将坑洼填平。这样的工作,他已经坚持了16年。
拖来建筑垃圾填平道路
前通路是一条小路,大部分路段都没有硬化,连接仙桃城区的黄金大道、沔州大道,更是沙嘴办事处几个村子唯一的一条进城路。
昨日,楚天都市报记者从仙桃城区出发,沿着前通路往城外走。前通路两边农田很多,不时有农用机械、货车等从路上经过。路面上,不时就能看到一些坑洼处,填满了新鲜的砖土。
在沙嘴办事处附近路段,记者见到了周华林,他正拿着铁锹,从三轮车上往地上铲土。三路车上,装满了碎砖石等物。“这都是从一些建筑工地上捡来的。”周华林告诉记者,现在是水稻收割的季节,农用机械都会从路上过,修路比平时要更勤一些:“不把路填平了,拖着收割机的货车,从路上走会很危险。”
周华林是仙桃市沙嘴办事处骑尾村人,以前曾在汉正街摆地摊,生意起来后有了自己的店面。2000年,他把生意交给儿子打点,和老伴回到仙桃,一边种地,一边带孙女。孙女在城里上幼儿园,每天都有校车进村接送,前通路是校车必经的一条路。
一次,周华林带着孙女在路边,等接孩子的校车。没多久,校车来了,周华林却皱起了眉头:校车在年久失修的前通路上颠簸而来,坐在车上的孩子们随着车身晃动。“这样多危险啊。”周华林萌生了养路的念头。
主意一定,他回到家跟老伴一商量,花3000元买了一辆小型电动三轮车及铁锹、洋镐等工具。工具买好了,他来到附近的工地上,遇到工地上倾倒的建筑垃圾,他都用三轮车拉回来,之后沿着前通路“巡视”。遇到坑洼,就用建筑垃圾填补,遇到路面凸起,就用洋镐刨平。
坚持16载感动众乡亲
周华林的老伴说,她当时以为周华林只是想修一下这段路,想着孙女坐车会舒服点,就没有反对。没想到,周华林这一坚持,就是16年。
“你多这些事干什么,孩子们让你回来享享福,你不图名不图利这样辛苦,为的什么?”老伴不解,多次埋怨周华林。可周华林却“一根筋”,见到路特别烂的地方就立马扛上铁锹、洋镐去维修。
每天早上四五点,周华林就起床了,天还没亮就到达前通路上,经常一干就是一整天。2016年春节,村里回家的车子多了,前通路被压得坑坑洼洼,十分难走。大年初二,周华林就骑着三轮车上路了,整整干了6天,他一个人填平了路上大大小小的坑,村里的人和过往的司机无不为他的行为感动。
“老周是个好人啊。他吃了亏,我们可没少得好处。”路边一位开着收割机的村民告诉记者,现在是收割的季节,收割机都要用小货车拖进来,路太颠簸,很容易损坏收割机,甚至把收割机颠下来。“现在不怕了,有老周在,这条路就不会不平。”
老让周华林一个人忙活,村民们也过意不去。现在,只要周华林出现在路上,经常会有人过来帮把手。2016年,周华林还被村民们一致推举为小组组长。
“现在政策好,我不愁吃、不愁穿,除了种点地,总得干点啥啊。”周华林说,他现在干的这个活很有意义,可以让孩子们在车上少受颠簸之苦。“修路还锻炼身体呢。”周华林嘿嘿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