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鼓楼区科协:依托“院士之家”打造区域创新发展“助推器”
2025-02-20 19:52:00 来源:荆楚网

新华网南京8月30日电 长期以来,南京市鼓楼区科协积极发扬“负重攀登、敢为人先”的鼓楼精神,以“干一件成一件”的韧劲,扎扎实实抓工作,踏踏实实促发展。

上半年,鼓楼区科协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科创企业与驻区高校院所创新协作,依托“鼓楼院士之家”,持续推动驻区院士等科技工作者的联系与服务工作,常态化开展专家院士研讨会和圆桌论坛,努力将“鼓楼院士之家”打造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助推器”。

建家交友,服务科技人才向“实”发力

近年来,鼓楼区科协坚持突出科技工作者主体地位,把加强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作为科协工作的生命线,联系和服务科技工作者的手段更加丰富有效,有活力、有温度的科技工作者之家氛围更加明显。

上半年,鼓楼区科协用热情与细致,深度耕耘“鼓楼院士之家”,将其打造成为院士与科技工作者心之所向的温馨港湾。通过精心策划与广泛征集,成功收集了鼓楼区多位院士的珍贵个人著作、书画佳作、深情信件及鼓舞人心的祝福留言等实物档案近40件,每一件都闪耀着智慧与创新的光芒。此外,鼓楼区科协还诚挚邀请陈洪渊、都有为、祝世宁、符淙斌、贲德、郭子建6位院士回“家”相聚,不仅让院士们感受到科协大家庭的温暖,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畅谈科技前沿知识与科研道路上的心路历程。

依托“鼓楼院士之家”平台,鼓楼区科协常态化举办专家院士研讨会和圆桌论坛,如青年人才沙龙暨科技成果直通车——鼓楼青春圆桌派(科学技术专场)等,邀请都有为院士出席并与驻区科技工作者畅谈科技创新,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交流思想、碰撞智慧的舞台,吸引了省内外科协组织、兄弟单位、知名高校、领军企业及科研院所的广泛关注与参与,接待参观调研近20场,进一步提升了“鼓楼院士之家”的品牌影响力和区域创新活力。5月底,“鼓楼院士之家”被正式确定为“江苏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标志着其已成为传承科学家精神、激发创新灵感的重要阵地。

为助力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鼓楼区科协积极举荐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参选江苏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和“江苏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资助培养项目,为科技人才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和成长的机会;积极响应鼓楼区“1+2+3”现代化产业体系行动计划,联合多部门举办“数字经济新兴专业职称申报”专题培训,做好数字经济新兴产业科技人才评价工作,更好地服务数字经济新兴产业科技工作者,增强职业认同感;通过组织申报南京市海智计划项目、“讲理想比贡献”等活动,为企业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助力科技企业快速成长和发展壮大。

搭桥引路,激发创新动能向“优”聚焦

今年来,鼓楼区科协重协同、谋创新,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应用技术研发,扎实推进人才引进、项目合作、智力交流等工作,全域创新持续深入,“新”的动能不断成长。

在推动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上,鼓楼区科协实施科技创新服务行动,促进会企合作,联合南京邮电大学科技园、江苏省互联网协会、江苏省信息技术应用学会共同建立了“互联网科技服务站”,为企业量身定制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有效吸引了物联网领域人才的汇聚与成长。鼓楼区科协积极邀请院士专家为鼓楼社会经济发展“把脉问诊”。3月11日,祝世宁院士赴金基红五月科技双创产业园和鼓楼“院士之家”参观调研,寄语鼓楼区科协团结引领全区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鼓楼新实践贡献智慧和力量。7月8日,祝世宁院士参观芯量光实验室,并为“红五月光电产业集聚区”和“芯量光”揭牌。江苏铌酸锂光子芯片院士创新中心落户鼓楼,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高端智力支持。

为广泛链接境内外创新资源,推动更多国际创新合作,5月21日,鼓楼区科协在“院士之家”举办中德专家圆桌论坛等学术研讨活动,德国赫尔曼·冯·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TELTOW生物材料科学研究所所长DR. Manfred Gossen和中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南京大学化学和生物医药创新研究院院长郭子建院士等中德科学家围绕基因工程、再生生物医学开展学术研讨,探寻中德双方在此领域进行交流合作的可行性,搭建了中外科学家交流平台,促进了基因工程、再生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7月2日,南京市“海智为宁”活动走进鼓楼,有效推动海内外智力为南京市服务,加快推动鼓楼人才队伍提质扩容,助力鼓楼区“1+2+3”产业发展。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鼓楼区的国际影响力,还为区域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传承使命,推动科协工作向“新”而行

青少年是创新的未来。科普工作不仅要传播科学知识,更要讲好科学故事,让科学家精神深入人心、光耀时代。

4月18日,鼓楼区科协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颖走进南京力学小学,开办鼓楼院士专家话科学之“院士课堂”,作《南京地理简介》专题讲座;7月16日,南京大学新生学院开甲书院“回望马兰花开,奋进卫国戍边”暑期社会实践访谈在鼓楼“院士之家”举行,开甲书院的学生们学习了院士们身体力行的科学家精神,深刻感受了“两弹一星”精神和“马兰精神”。

长期以来,鼓楼区科协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开展“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邀请科技界大咖走进校园,为师生带去精彩的讲座,不仅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到了科学家们的魅力与风采,更激发了他们投身科学研究的热情与梦想;组织少先队员集中寻访贲德等院士专家,编排创作“童心追梦,立志成长”科学家故事舞台剧,生动展现鼓楼区院士的卓越成就与高尚品格,激发了青少年对科学的崇高敬意;同步成立了10家鼓楼区“少年科学院”,为青少年搭建了学习科学、探索未知的广阔舞台。

为进一步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走近科学家,了解科学家精神,增强科学探索的好奇心,立志为党成才、为国奉献,近期,鼓楼区科协与江苏凤凰报刊出版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打造“院士成长故事出版工程”,组织实施开展“科学家故事阅读推广”活动,为鼓楼“院士之家”开辟科学家精神特色阅读空间蓄势赋能,不断激发社会创新活力。

为充分发挥鼓楼区科教资源丰富、科研设施完善的优势,鼓楼区科协不断加大科普资源供给,让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让枯燥课堂“生动化”。4月21日,携手南京大学举办世界地球日主题科普活动,通过参观南京大学地球科学博物馆等科普场馆的科普游形式,让紫金山英才人才亲子家庭近距离感受地球科学的魅力,认识到地球科学的重要性。5月25日,联合新型显示与视觉感知石城实验室举办了“寻访科技力量,展示新型显示技术”主题科普游活动,15组紫金山英才卡持卡人才家庭深入了解了新型显示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应用,体验了裸眼3D显示器、全息光波导AR、8K高清实景VR等前沿科技产品,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震撼和魅力。(鼓科讯)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