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互联网法院挂牌:24小时不打烊,探索网上司法北京经验
2018-09-09 17:51:00 来源: 澎湃新闻


  9月9日上午,北京挂牌成立互联网法院。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这是继杭州之后新增设的另一家互联网法院,将提供诉讼风险智能评估、诉状自动生成等智能化司法服务,以此探索形成互联网司法的“北京经验”。
  今年7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增设北京互联网法院、广州互联网法院的方案》。9月7日,最高法院发布司法解释,明确了互联网法院管辖范围。
  数据显示,近年来,北京互联网案件数量不断增长,2017年,仅全市法院受理的互联网购物、服务合同等9类互联网案件就有45382件,今年1至8月审理以上案由案件37631件,同比又上升24.4%。
  北京高院副院长安凤德介绍,北京互联网法院集中管辖北京市辖区内应当由基层人民法院受理的特定11类互联网案件,主要包括:互联网购物、服务合同纠纷;互联网金融借款、小额借款合同纠纷、互联网著作权权属和侵权纠纷;互联网域名纠纷;互联网侵权责任纠纷;互联网购物产品责任纠纷;检察机关提起的涉互联网公益诉讼案件;因对互联网进行行政管理引发的行政纠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的其他互联网民事、行政案件。
  在上诉机制上,对北京互联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提起上诉或抗诉的案件,分别由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和跨行政区划的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另外,互联网著作权权属纠纷和侵权纠纷、互联网域名纠纷的上诉案件,由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理。
  澎湃新闻注意到,在人员配置上,北京市互联网法院共有员额法官38名,平均年龄40岁,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75.7%,法官平均审判年限10年。
  按照规定,北京互联网法院将以“网上案件网上审理”为原则,“当事人不需要到法院就可以实现起诉、调解、立案、送达、庭审、宣判、执行等全部或部分诉讼环节的网络化办理。”安凤德表示,对当事人不同意进行线上审理或经法院审查不适合线上审理的案件,采用线下审理和线上审理相结合的方式。
  安凤德说,要通过审理新颖性、疑难性、复杂性、重大性互联网案件,及时总结研究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形成互联网司法的“北京模式”和“北京经验”
  值得关注的是,北京互联网法院还提供诉讼风险智能评估、诉状自动生成、在线浏览卷宗材料等智能化服务。
  诉讼风险智能评估系统会根据类似案件司法大数据分析、法律知识图谱将当事人案情和对应的风险综合整理为一份报告。该评估一方面能帮助法律知识匮乏的当事人识别和避免常见的诉讼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另一方面也让当事人意识到诉讼也是有风险、有成本的,引导当事人选择非诉渠道解决纠纷,促进纠纷多元化解决。
  此外,诉状自动生成系统可解决当事人到法院起诉并未携带起诉状,或不会书写起诉状的问题。当事人只需在智能诉状一体机中选择案由,并根据对系统自动生成的案情引导问卷做出选择,就可以得到一份由系统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析自动生成的起诉状。当事人进行诉状信息预览并确认后即可用于起诉。
  编辑:谢源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