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乌镇到宁波,中国互联网传播再出发
2018-09-06 15:27:00 来源: 央视网

央视网讯 信息技术的拓展,无限度拉长了人的历史记忆。

四年前,阿里巴巴正式赴美上市,旋即以2613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市值互联网公司,这是上一个互联网世代的完美终章。

2014年,是移动互联网创业元年。新的种子悄悄萌芽。那一年,网约车大战、外卖大战和O2O大战正酣。所有人都在争夺一个肉眼可见的未来:移动互联网的黄金时代。

在2014年的年末,仍处于创新激情之中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召开。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是那一届大会的主题。连接、共享,是中国人对互联网颠覆传统的期待。

此后四年,我们见证了太多惊心动魄的商业竞争、技术突破和风口转移。而到了今天,中国已经基本跨越了初级互联的阶段,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线上线下融合,中国互联网迈向了智能与融合的新阶段。移动互联网从万马狂奔步入今日的巨头主导,天下局势已定七分。

技术革命的四年猛烈冲撞,改变了中国的媒体形态和传播权力结构。网络媒体和信息传播从业者需要站在时间之外,回望来路,思索去途。

巧合的是,这样的机遇落在了200公里外的宁波。9月6日,浙江宁波即将召开2018中国网络媒体论坛,据笔者观察,作为十九大之后首次全国性网络媒体盛会,中央网信办更是首次作为论坛指导单位,并由央视网承办、新浪网协办,可以看出政府部门对网络媒体的高度重视和决心。据了解,本次论坛将包括主论坛以及内容、技术和产业三场主题分论坛,来自全国各地300多家机构齐聚一堂,将对移动互联网革命下的传播新生态和未来智能互联网时代的媒体格局进行讨论。

当读者成为用户

媒体行业四年变迁,从称呼上最容易感知出来。

新媒体转型至今,媒体对内容消费者的称呼经历了三次变迁:读者、粉丝、用户。三重称谓的演变,是权力结构的层层逆转。

读者代表着单向度的传播,早期的博客、新闻网站时代,网络技术主要是缩短了媒体内容到用户的分发时间,使得用户与内容更有效率地连接起来。

但移动互联时代到来后,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移动平台,社交成为了新的流量中心点,个体在传播结构中的地位大幅上升。

从2014年之后,国内多家媒体意识到了这个趋势,纷纷开发手机APP,抢占移动媒体平台,正是适应这个需求所发生的调整。在这一时期,不少媒体人开始尝试将原本看不见的读者称呼为粉丝,继而,不断适应资本和技术需求,又将粉丝变为用户。

更激进一些的,是2015年美国华盛顿邮报的一项尝试。华盛顿邮报建立起了一个社会化网络平台,建立了一个uber模式的新闻内容平台,培养有基础新闻生产素养的公民,共享采编人才。这种共享新闻是对传播变革的一种回应。本质上,是让传统意义上的读者更深度介入内容生产,从而刺激传播。

媒体的功能,不仅要为读者提供内容,更要用内容来创造、留存和服务用户。而这,正是一个媒体新时代的预兆。

从智力传播到智能传播

当读者成为用户,当传播权力从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移动互联网就出现了必然结果:媒体传播进入了多极化时代,数据和智能成为最重要的技术因素。

过去几年,中国互联网传播中出现的最重要变化是基于大数据基础的个性化推送技术。用户通过点赞、转发等主动行为,就足以实现传播内容的定制化:千人千面成为可能。今天,任何一家做内容分发的媒体型公司,如果做不到大数据基础上的个性化推送,可以说几乎就在传播过程中处于下风。

这是传播技术变化的必然结果。互联网的第一步,是拉近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距离,消除中间组织,第二步,是通过移动社交改变权力结构,第三步,则是以智能和数据为基础的权力逆转。

现在,自媒体人月入过万比比皆是,让更多人发现了中国现阶段的媒体传播态势。在过往的媒体上属于被动的他者,很难直接影响内容。而借助今天基于大数据、LBS等技术的智能传播,让曾经处于智力顶端的媒体,变成了分散的、定制化的小众传播。

大众传播的经典理论,在今天千人千面的媒体推送面前已经落伍。未来媒体的分发渠道和传播路径,将从曾经的智力驱动转变为智能驱动。

这种双重变化,是本次网络媒体论坛的重要议程之一。论坛上多位嘉宾都会针对智能传播的新趋势做主题演讲并参与讨论。

传播产业进入合纵时代

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是以分权始,以中心化告终。

而到今天,移动互联网的技术革命已经进入深水期。大数据和算法,使得曾经被互联互通冲击的中心化传播策略再度成为可能。

这正是产业融合的前夜。从媒体组织上看,内容生产组织从UGC转入PGC时代,在过去四年间适应技术变革而产生的专业内容生产组织逐人渐取代了荒乱无序的原子化传播。

今天活跃在今日头条、微信乃至抖音上的媒体,多数仍然是从新传播变革中脱颖而出的机构化专业组织。未来,不具备内容生产能力和传播话语权的个人和小自媒体会进一步式微。机构化生存,是未来媒体的组织生态。

而从产品形态上看,短视频、直播等适应移动端传播的新形式,降低了多媒体融合的门槛。今天任何一家媒体,都可以以极低成本实现全媒体生态。文字、短视频、直播成为媒体标配,产品形态的边界被进一步打破。

今天,在内容行业有一个人FA(财务顾问),仅仅依靠为一些专业媒体机构寻找优秀的自媒体标的进行并购重组,就足以年入百万。放在四年前,这是难以想象的。而这种分工的出现,标志着专业组织开始入场收割分散化的自媒体。

那么,曾被打破了的媒体行业会在并购之中产生新的巨头吗?传统媒体机构在这种趋势之中,应该如何取舍?而即将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媒体集团,又有着哪些更不一样的社会责任?

这些,才是摆在面前的现实话题。作为十九大之后首次全国性的网络媒体盛会,可以期待,9月6日的论坛上,众多业界大咖也将为此做出分析预测。

四年,从乌镇到宁波,是中国互联网的二次信息革命从萌芽到成熟,中国媒体和传播产业也即将进入稳定的再繁荣时期。中国互联网产业将往何处去?中国网络传播产业将往何处去?9月6日的宁波,是提出疑问和解答疑问的最佳时机。(作者:何麻,资深媒体人)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