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讯 夏日,地处乌蒙山腹地的贵州毕节群山苍翠,远山经果林木生机勃勃,近山种植基地热火朝天,山下灰瓦白墙庭院错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
时光倒退回30年前,这里全然是另一番景象:生活苦——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6元,超过一半人口处于绝对贫困状态,人畜混居现象普遍;生态差——森林覆盖率仅14.9%,一半以上土地遭受水土流失破坏,裸石山地230多万亩。
为破解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难题,1988年6月,“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30年来,毕节试验区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接续奋斗,久久为功,努力实现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脱贫奔小康之路。
久久为功拔穷根
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9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65.1%降至8.89%
海拔2300多米的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白墙青砖的黔北民房里,97岁的安美珍端坐在堂屋的沙发上。“大娘,日子过得怎么样?”“好过呢!有肉,有白米饭。”
30多年前,安美珍一家4口人,只有3只碗,挨饿是常事……村里家家户户都有断粮的时候。如今的日子是越过越安稳,儿子马正安算了算:老母亲每个月拿75元养老金、100元高龄津贴,每年还有退耕还林补助1000元,入股养鸡场去年分红2727元,食用菌大棚投产后也有分红。海雀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已从1985年的33元升至去年底的8493元,近1/3农户买了小汽车。
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的重要内容,是把对贫困人口的生活消费型扶贫转变为生产发展型扶贫,对有资源优势的地区实施特色产业扶贫,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大力发展经果林、食用菌、马铃薯以及养殖业等特色优势产业,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守着一座土墙房和几分苞米地,织金县三甲街道裕民村村民李群友,一人拉扯两个孩子,日子过得紧巴巴。4年前,村里将他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针对李群友的实际困难,裕民村通过危房改造项目为他家新建了一套小平房,并将其安排到附近一家养殖场上班。李群友每月收入2000元,年底还有一笔分红,更重要的是学会养殖技术,有了稳定脱贫的一技之长。
纳雍县化作乡枪杆岩村是一个苗族村寨,在上世纪80年代,全村基本都是茅草房,还有用树枝搭起的“杈杈房”,村民们每天靠苞谷饭果腹。近些年,这里依托自然风光和红色文化,走上乡村旅游发展之路。2017年,枪杆岩村成功创建AAA级旅游景区。
60岁的村民张志莲住进了儿子修建的楼房,还开了一家农家小店。今年春节,近10万游客进村游玩。张志莲没想到,当年待不下去、想逃离的穷地方,如今成了发家致富的好地方。
在织金县茶店乡的一家生态养殖场内,14万羽蛋鸡日均产蛋利润超过3万元。养殖场建立之初,贫困户以帮扶资金和“特惠贷”资金入股合作社,每户每年可获得不低于6000元的分红。一直在贵阳打工的郭龙琴两年前回乡,在养殖场务工,月收入3000元以上。“以前守在家里没活路,现在老家发展机会多了,当然愿意留下来。”
织金县珠藏镇饶堕村的杨永俊,打记事起就住在一间低矮的土墙房里,门前只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向山外,全家人靠山坡上几小块苞米地过日子。
两年前,镇里按政策在易地搬迁安置点给杨永俊分配了一套新房,并将楼下临街门面无偿借给他经营。现在杨永俊和儿子在附近企业务工,妻子在小区开小商店,一家人终于摆脱贫困。
试验区成立30年来,毕节地区生产总值平均每5年翻一番,2017年人均GDP是1988年的67.2倍。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795元、376元增至27320元、8473元。全市累计减少贫困人口59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65.1%降至8.89%。
唤回绿色筑根基
森林覆盖率由14.9%升至52.81%,减少水土流失5400多平方公里
受生态环境破坏和喀斯特地貌影响,黔西县林泉镇海子村一度成了干旱重灾区。“走一个小时山路才能找到取水点,有时候守一夜还凑不满一担水。”77岁的蔡世太记忆犹新。
痛定思痛的海子村决定向生态要效益,实施开荒育林和土地改造,将陡坡耕地全部退出。昔日漫山遍野的荒草,如今变成了郁郁葱葱的经果林,山下湖泊水库碧波荡漾,自来水通到了家家户户。“环境好了生活才幸福,巴不得再多活几十年。”蔡世太说。
试验区成立以前,毕节人口膨胀、粮食短缺,到处开荒种粮,山林植被遭受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加剧,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绝境。1988年以来,毕节先后实施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10多项生态建设工程,同步改善生态和民生。
30多年前,海雀村森林覆盖率不足5%,村民在贫瘠的山坡上种土豆和荞麦,往往是“种一大坡,收一小箩”。村支书文朝荣带领村民用20多年时间,将光秃秃的山头一一点绿。现在的海雀村,万亩林海生机盎然,森林覆盖率超过70%。生态环境的改善也带动了产业发展,村里种上了苹果,建起了蔬菜基地、食用菌大棚等。
“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坡地种绿肥盖地膜铺毯子,山下多种经营抓票子,基本农田集约经营收谷子,增收致富建设美丽乡村盖房子。”这一“新五子登科”顺口溜,体现了毕节近年来统筹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新追求。在造林绿化实践中,毕节探索先建后补、先退后补、第三方验收、造林绿化资质认定等新机制,激发了大户能人、专业合作社、企业参与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倒天河水库是毕节城区的饮用水源地,前些年水库周边农家乐、烧烤店越来越多,导致水面污染。为确保市民喝上干净水、放心水,毕节于2015年启动倒天河水库全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将周边3000户住户迁出库区,并对周围近9000亩土地开展覆绿修复。
近5年来,毕节确立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等“三条红线”,制定了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评制度等。2017年,全域内重要江河湖泊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89.47%,比控制目标高出6.1%。
30年间,毕节森林覆盖率从14.9%升至52.81%,森林面积为1988年的3.6倍;累计治理石漠化面积1203平方公里、减少水土流失5417平方公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同心共建奔小康
统一战线帮助毕节试验区引进项目361个
风雨同舟,同心共建。30年来,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发挥人才智力等优势,以多种方式参与、支持试验区建设,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多党合作、同心共建”之路。
“30年如一日,统一战线为毕节的发展建设献计出力,成为试验区建设的鲜明特色。”毕节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孙卫义表示。
从毕节试验区成立起,统一战线各方力量就参与到试验区发展建设进程,建立定点帮扶机制,为扶贫联系点把脉献计。
前几年,毕节市七星关经济开发区承接产业转移条件初步具备,但园区缺乏知名度,招商难度大。致公党中央、致公党贵州省委发挥牵线搭桥、联络联系作用,仅用4个月时间,就将4家光电照明企业引进入驻,并牵头成立致福光谷产业园。
致公党中央还从智力、医卫、教育、科技等方面开展对口帮扶,打造了“致福送诊”“致福教育”“致福科普”等一批帮扶项目品牌,为七星关区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同步小康作出积极贡献。
近来一段时期,织金县生猪行情不景气,给许多养殖户带来经营压力。全国工商联选派来的挂职副县长姚雄龙发挥工商联与各市场主体联系紧密的优势,为26家养殖户协调到2000万元资金支持,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1994年以来,全国工商联已连续向织金县选派9任挂职干部,为当地农村种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县域小微企业等累计筹集帮扶资金上亿元。
截至目前,统一战线累计选派106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毕节挂职帮扶,为毕节脱贫攻坚注入活力。毕节市委统战部研究室主任周明宽介绍,近年来,毕节积极配备党外干部到市县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任职。目前,全市有县处级以上党外干部101名,半数以上市政府工作部门配备了党外干部。
30年来,统一战线帮助毕节试验区引进项目361个,推动7400余人次专家学者、企业家到毕节考察,指导制定发展规划46个,帮助培训人才45万人次。
“目前毕节还有72.46万贫困人口,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毕节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确保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进而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