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重庆7月5日电 (叶心怡)曾经的果园农庄,如今的现代化港口群中的主枢纽港。作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以及四川、贵州、云南、陕西、广西等周边地区外贸货物的中转港,并助推重庆由内陆腹地变身开放前沿,果园港到底有何了不起?
7月4日,“一带一路”大型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了这里。伴随着滚滚东流的长江水,果园港旁,一排排整齐划一的集装箱停放在岸边,鸣笛的火车满载货物缓缓驶出,货运船在水中拉出的一道弧线显得格外清晰。果园港正用繁忙与冷静向世人展示它的成长之路。
果园港效果图一角。叶心怡 摄
破题多式联运
果园港成为世界“中转站”
这片占地约4平方公里(6000亩),岸线2800米的港口,分为港口功能区、铁路功能区和仓储配套功能区,其通过提质、降本、增效,创新了多式联运的经营模式,形成“水、铁、公”多式联运,打通了重庆通达全球的多式联运经脉血络,助力重庆进一步扩大与内陆市场乃至“一带一路”国际市场在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聚合服务功能。
据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综合运输服务处副处长冯立光推算,现阶段,如果我国多式联运量占社会货运量的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将可以降低全社会的物流总费用0.95个百分点,由此可以节约物流成本支出1000亿元左右。
果园港。叶心怡 摄
果园港向东通过长江黄金水道联结长江经济带各港口城市群,再经太平洋面向亚太地区,向西可直通中欧班列(重庆),面向我国西北及中亚、欧洲地区,向南可直通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面向我国南方沿海及东盟、南亚地区。目前,已经开通了上海-果园-南充、果园-攀枝花、果园-西昌、果园-西安等10多条运输线路,实现水水中转和铁水联运,已成为四川、贵州、云南、陕西、广西等周边地区外贸货物的中转港。
2017年12月28日,一列满载着来自重庆、华南、华东货物的中欧班列(重庆),首次从重庆果园港铁路专用线驶出,驶往德国杜伊斯堡。从此,果园港真正成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助推重庆由内陆腹地变身开放前沿。
果园港。叶心怡 摄
扩大开放
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
2016年1月,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揭牌,示范项目核心区域先期在两江新区范围内布局,果园港成为示范点之一。2017年4月,重庆自贸试验区挂牌,果园港片区位列重庆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之一。
果园港还积极对接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并融入长江经济带。2017年6月,来自新加坡的辉联集团、斐格瑞集团投资2亿美元,计划以果园港为中心,打造辐射西向、东向的物流网络体系,同时依托铁、公、水多式联运物流集散平台、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以重庆为节点的货代公司、专线物流公司的集聚。同年8月,新加坡太平船务、新加坡港务集团等联合重庆两江集团、重庆港务物流集团等联合成立了中新(重庆)互联互通多式联运示范项目运营平台,将发力建设多式联运标准化体系,打通各种交通方式相互衔接的障碍,降低转运成本,从而发挥出重庆通江达海、连接亚欧的节点作用。
正在装卸货物。叶心怡 摄
2018年年初,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完善启运港退税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确,扩大启运港范围,在原有8个启运港基础上,新增5个启运港,重庆市果园港在列。这不仅提高了出口企业的资金周转和使用效率,还缩短了资金占用周期。
连接江海经济和陆地经济的果园港,正在发展成为全球物流供应链的重要节点。
政策与项目的叠加产生更大的核变效应。《重庆港水运口岸果园港作业区对外开放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式上报国务院,果园港正积极申请设立进口粮食、木材、植物种苗、药品等指定口岸功能,并打造“多式联运示范项目”,加快果园港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的建设,以构建果园港进出口货物的快速通关模式,提升多式联运贸易便利化,实现多种运输方式间的自由换、装。
果园港在吸引促进全球性生产要素在中西部地区流动配置的同时,也有利于重庆更好的参与到区域一体化、全球一体化,谋取更大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