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夯实实体经济这个总书记眼中的发展根基、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2018年第13期《求是》刊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马建堂的文章《从国际视角看我国制造强国建设》为我们作出了深入阐释。求是导读梳理要点如下↓↓
国际背景:竞争新格局已经形成
1国际分工格局正在加速重构
发达国家制造业最突出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科技创新能力,研发活动聚焦于高科技领域;发展中国家依托低要素成本,中低端制造业向其转移明显。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制造业领域的分工格局正在加速重构。
2发达国家“去工业化”大势难改
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将“制造业回归”作为应对危机的战略选择,试图以制造业的振兴摆脱危机,努力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长期看,发达国家服务业比重上升、工业比重下降的“去工业化”大势难改。
3发展中国家“脱实向虚”趋势加速
从新兴市场国家的情况看,金融危机加速了这些国家“脱实向虚”的趋势,一些国家掉入了工业化“未完成”而制造业比重“先降低”的陷阱。
国内背景:挑战与机遇并存
1工业化历程创造世界奇迹
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是我国40年取得伟大成就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40年来,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和第一制造大国。
2工业及制造业比重下降偏快
伴随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工业增速合理回落总体上是合乎规律的,但也要看到工业占比回落过快所表征的“脱实向虚”倾向。
这既有加快经济结构优化、转向服务主导型经济的正面因素,也有做实业太难、金融服务不到位等负面因素,值得警惕。
3贸易保护主义构成现实挑战
发达国家试图通过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长期保持制造业高端领域的竞争力,遏制后发国家跻身高端制造领域。
我们要坚定中国制造业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加速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决心,依靠自主创新,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如何大力振兴实体经济?
1推动我国制造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要利用“一带一路”建设、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将开放倒逼和合规支持更好地结合起来,促进我国高端制造业加快发展和整个工业转型升级。
2巩固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地位
既要顺应产业结构演进大势,更加精准地促进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也要珍惜和发挥我国制造业大国优势和形成的产业基础,争取我国制造业占比在2035年以前都保持在20%以上。
3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
要积极推动技术、资金、人才、服务向实体经济汇集,加快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这是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必由之路。
责编:宋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