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开放性特征的理论真谛
2018-07-02 12:39:00 来源: 光明网
 作者:孔明安 陈文旭(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基地研究员)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即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开放性特征的理论真谛,对于我们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统一与良性互动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开放性特征是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真理性的重要前提。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真理威力和强大生命力,关键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始终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开放之中,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因此,马克思主义能够永葆其美妙之青春,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强调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和开放的,就必然要求立足时代特点,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更好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历史的脉络和走向。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视野来看,世界仍然处于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从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大时代。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仍然存在,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依然存在并发生作用,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当今时代的真理。但是,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和解决时代问题,这就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始终保持开放性,不断实现理论本身的时代转化和创新发展。

开放性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辩证否定”的哲学表达。开放而非封闭,勇于自我否定,不断在否定中发展壮大,这些不仅成为马克思本人在世时躬亲示范的行动指南,而且成为马克思的后继者不断创新发展的理论品格和实践特质。马克思主义开放性特征的哲学基础来源于唯物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辩证否定不是简单的、线性的否定,而是“否定之否定”,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和内在规定的“自我否定”。众所周知,黑格尔继承了斯宾诺莎“实体”是自因的观点,“实体”是自因就意味着实体是自我否定的。黑格尔将斯宾诺莎的有关实体自我否定的特征纳入自己的唯心主义思辨体系,进而形成了概念自我否定的“正、反、合”三段论模式。然而,黑格尔有关概念的内在的自我否定性特征完全被其唯心主义的思辨体系所束缚而难以自拔。马克思吸收了黑格尔概念“自我否定”的精神实质,将其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改造,最终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也就是唯物主义视野下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否定思想。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因此,辩证唯物主义矛盾观的实质就是“对立统一”,就是唯物史观维度中的“自我否定”或“辩证否定”的代名词,它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定。马克思主义开放性特征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包括自身在内的一切理论、思想和主义皆坚持批判的革命的态度,这是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引领时代发展潮流的秘诀所在,即在回应时代变迁提出的问题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譬如,社会主义的具体蓝图不在经典马克思主义文本里,而是在各国社会主义的现实实践中。由于受历史时代局限,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制度描绘具体的实现路径,他们也没有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能否可以实现“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自我否定”和“辩证否定”。

开放性特征要求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有科学的态度。历史和现实证明,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这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坚守的原则和底线。同时,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在21世纪的今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仍然不能丢,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前提和理论底色。同时,马克思主义也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需要有新气象,新时代呼唤新的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总结和时代表达,特别是在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中对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作出的原创性贡献,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深刻彰显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开放性特征。与此同时,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界格局正处在加快演变的历史进程之中,产生了大量深刻复杂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课题。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分析把握其出现的各种变化及其本质,深化对资本主义和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深刻复杂变化的规律性认识。”可见,保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开放性,不仅需要深入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更好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且要放宽视野,吸收人类文明一切有益成果,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光明日报》( 2018年07月02日 11版)

责编:毕婷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