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华诞,举国同庆,亿兆欢呼。回顾既往,我们无比自豪,心潮澎湃;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意气风发。“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第一次党代会,全国只有13个代表,50多个党员,如同星星之火;看今朝,“天翻地覆慨而慷”,我们已经拥有8900多万党员,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执政党,正带领亿万人民阔步行进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
庆祝党的生日,我们固然要充分展示党取得的辉煌成就,回忆我们走过的黄洋界、腊子口、娄山关、吴起镇,更要牢牢记住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恪尽职守,埋头苦干,创造新的更大辉煌。于是,我不由想起2018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说的一句话:“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掷地有声,一言九鼎,且意味深长,内涵丰富。
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源于毛泽东同志当年的“赶考论”。1949年3月23日上午,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毛泽东说:“我们现在是进京赶考。”周恩来接着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赶考、考试及格、考个好成绩等,都是对我党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时充满必胜信心的形象比喻,浅显通俗却又意味深长,诙谐风趣而又极其严肃。因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深邃内涵,被世人广为传诵开来,成为中共党史上的佳话,也留给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萦绕其心头的“赶考情结”。
建党97年来,我党几代领导人都一以贯之地秉持这种“赶考”观,保持这种“赶考”状态,朝乾夕惕,自强不息,不自满,不懈怠,不停滞,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无畏的奋斗勇气,努力完成时代赋予的答卷,做一个合格的答卷人。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考察时指出:“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此外,总书记还在多个场合提到“赶考”问题,谆谆告诫党员干部,我们还在赶考。
既然是在“赶考”,那么任何考试都主要包括三个环节:出卷,答卷,阅卷。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1949年代,是由其时所处的新旧交替时代出卷,主要内容是如何在一片战争的废墟上建立新中国,如何向一穷二白的现实挑战。而负责答卷的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容镇定,胸有成竹,不畏困难,奋力前行,圆满完成答卷,带领人民迅速治疗战争创伤,建立起了欣欣向荣的新中国,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因而获得了亿万人民的衷心拥戴和国际社会的一致公认。
今天的中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使中国的发展站到一个更高层级的历史方位上,新时代给我们出的考卷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内容更丰富,时间更紧迫。同时,作为答卷人的“考生”,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也更成熟稳健,更自信坚定,更胸有成竹,有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有近9000万党员戮力同心,有13亿人民竭诚拥护,我们一定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担负起历史赋予的重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左传• 襄公十一年》提出:“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魏征在大唐帝国全盛之时,也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提出:“不念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今天,我们的党正值盛年,威信极高,活力四射,经验丰富,凝聚力强;国家也正进入盛世,国力强盛,经济繁荣,但我们决不能骄傲自大,固步自封。相反,一定要高瞻远瞩,增强忧患意识,清醒地看到我们面临的潜在和现实的困难和挑战,清醒地看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清醒地看到激烈的国际竞争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压力,并将其转化为兴党之责、兴国之责,继续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以再接再厉,更上层楼。
建党97年,中国共产党被历史充分肯定,为人民热烈拥戴,但是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我们绝不能躺在成绩簿上睡大觉,不能像李自成那样,追求享乐,心生懈怠,斗志衰退,安而忘危,最后“赶考”失败,被赶出北京,走向灭亡。我们一定要汲取李自成“赶考”失败的历史教训,居安思危,自强不息,走好自己的 “赶考”之旅,交出完美答卷。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赶考”,意义重大,难度空前,前景辉煌,因而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不会一帆风顺,要有攻坚克难的精神准备;不会一路凯歌,要有做难题,解怪题的心理准备。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体共产党人勠力同心,奋力拼搏,就一定能交出一份让时代满意、人民叫好的历史答卷!
责编:宋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