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精心营造近自然森林:每棵树都有“身份证”
2018-06-23 19:00:00 来源:荆楚网

建立林业大数据

每棵树都有二维码,便于全生命周期的呵护,管理实现数字化、精准化

“5标段,白皮松,高110厘米……”5月15日上午,在雄县皮家营村附近造林点,雄安集团生态建设投资公司大数据项目负责人刘国阳,拿出手机扫了扫一棵松树上的二维码,树木信息一目了然。

“到今天上午,苗景兼用林栽植总量7997879棵;定位总量4102408棵。”刘国阳打开“雄安森林”手机客户端,植树进度数据尽在掌握。

雄安新区造林讲究精细化。过去一些地方种树比较粗放,一天到底种了多少棵并不清楚,后期家底也不详细。新区不一样,从栽种到管护,靠林业大数据实现精细化造林。中国雄安集团有关负责人一开始就坚持开发大数据系统,在大地上植树造林,同时在“云端”营造数字森林。

当前最重要的是植树,“倒腾数据”干什么?当初有人不理解。“不会带来麻烦,只会帮助我们。”负责这项工作的刘国阳来自中国电建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此前开发过类似的大数据系统,“运用大数据,能随时随地了解每一棵树的来源、栽植和养护等信息。”

去年11月初,他们开发出“雄安森林”客户端,供业主单位和造林单位使用,同时创办“雄安生态”微信公众号,方便社会公众了解造林信息。他们为每棵苗木配备了专属二维码,记录树木栽到新区的“前世今生”:叫什么,来自哪里,“身高”“腰围”多少,种在哪里。树木位置可以定位到详细经纬度。

二维码相当于树的“身份证”,可以对树木开展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更重要的是管理能够实现数字化、精准化。从外地运来一卡车树苗,有多少符合要求?当天种了多少?完成定位多少?监理抽检多少?大数据系统清清楚楚。最初个别种树单位粗枝大叶,填报的完成任务量不准确。业主方当面打开客户端,一目了然,对方弄个大红脸,以后再也不敢马虎。

当初不理解林业大数据的人也转过弯了:“上大数据系统会增加各方的工作量,但对实行全流程精准管理非常有帮助!”

徐成立是一位“老林业”,他说:“为林业建立这么大规模的大数据,目前还不多见。”他们开发的二维码编号是亿级的,可以记载上亿棵树木的信息。

“一棵树的信息可能不算什么,一片林的信息就是宝贵的数据资源,对今后开展管护、科研和造林都有帮助。”仍在完善大数据系统的刘国阳说,“林业大数据也为新区建设智能之城提供了支撑。”

追求“雄安质量”

对苗木采挖、运输等作出详细规定,悬挂二维码标牌的钢丝做成活扣

新区新理念,先植绿,后建城。“过去一些地方往往先盖楼,后植树,绿色是点缀,只是装饰品。”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保军说,“雄安不一样,根据新区规划纲要,蓝绿空间占70%,建设开发空间限制在30%。”因此,在大规模城市建设开工前,新区先植树造林,并将其定位为重大绿色基础设施工程。

机制创新是催化剂。为提高造林质量,新区采取工程建设管理模式,通过招标,让大型工程类企业和专业造林公司组成联合体来参与,优势互补。雄安集团生态建设投资公司有关负责人说,央企等大型企业有资金、管理等优势,造林公司有专业特长,强强联合,避免了过去一些地方“化整为零,层层分解”带来的麻烦。10万亩苗景兼用林的造林主力是5家央企领衔的联合体,这些央企均为工程建设领域的国家队。他们实行兵团化作战,单日最多栽植了36万棵树木。

新区创新工作模式,对造林实行工业化管理,流水线上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操作规范和质量标准。雄安集团生态建设投资公司组织专家编写造林工作手册,对苗木采挖、运输、装卸等作出详细规定。每个作业点就像一个“车间”。在雄县皮家营附近造林现场,一位造林工作人员拿着尺子现场测量:“树栽好后要砌圆形土堰,我们的土堰像圆规画出来的一样,深20厘米左右,24小时内浇足定根水,一周内浇第二次水。都有严格工序,就像在车间做成品一样。”

记者在5标段等处看到,树坑大小一致,地垄规规矩矩,支架整整齐齐。二维码像士兵队列一般,高度一致,朝向一样。参观者感叹:这里的林地看上去像“菜地”。雄安集团生态投资建设公司有关负责人说:“我们植树像养孩子一样精心,每个环节都体现对‘雄安质量’的追求。”

创新贵在用心。每棵树要用钢丝悬挂二维码标牌,为了绑好这小小的钢丝,各路种树大军想尽了办法,最后确定的方案是:钢丝一端固定,另一端留成活扣,盘成螺旋状,类似弹簧。伴随树木生长,活扣可以顺势调整大小,不至于影响树木生长、甚至长进树里。他们将其称为“雄安森林扣”。

经过严格规范的磨炼,新区培训了一支经得起考验的新型“育林军”。在5标段4区负责施工的李建启说:“新区对栽树要求极严,甚至有点苛刻,我们能在这里把树种好,今后到哪里种树都不怕,这也是以后参与竞争的资本。”

新区造林推行建管一体,实行企业化管护。在完成栽植后,专业造林企业负责管护的时间不低于三年。期满后,新区会依规继续选用这家造林企业,或者新组建管护企业。5标段一位负责人坦言:“这要求我们栽树要保证质量,负责到底。”(记者 张志锋)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