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报讯(记者 蔡岩红)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认监委昨日主办以“传递市场信任,服务市场监管”为主题的2018年“世界认可日”活动。市场监管总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毕井泉出席活动时指出,要切实强化认证监管执法,下大力气解决认证领域违规操作、虚假认证、买证卖证等“认证乱象”违法问题,解决监管薄弱、执法不严的问题。
毕井泉在讲话中指出,信任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认证认可制度的基本功能就是“传递信任”,解决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是质量管理的“体检证”,是市场经济的“信用证”,是国际贸易的“通行证”。
毕井泉强调,要努力提高认证认可的公信力,将认证认可信息作为信用评价的重要依据,推动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国民对国货的信任和信心。要推动认证认可标准体系与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接轨,促进中国制造提质升级,增加附加值,迈向中高端。
毕井泉要求,要持续深化认证认可制度改革,进一步缩小强制性认证范围,简化认证程序,减轻企业负担,创新自愿性认证制度。要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服务水平,严格执行认证标准和认证程序,加强认证后的现场检查和产品质量监督,提高认证认可工作透明度。要切实强化认证监管执法,下大力气解决认证领域违规操作、虚假认证、买证卖证等违法问题,解决监管薄弱、执法不严的问题。要健全社会共治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完善优胜劣汰的质量竞争机制,让经过认证、严格执行认证标准的企业产品畅销无阻、发展壮大,让制售假冒伪劣的企业产品寸步难行、淘汰出局。
据了解,今年1月17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贯彻落实《意见》,国家认监委安排了“5项行动”作为具体举措。第一是百万企业认证升级行动。核心是以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升级为抓手,推动100万家企业学用质量管理先进标准方法,完成45万家获证企业体系升级换版;第二是高端认证质量惠民行动。核心是在食品、消费品领域,装备制造领域和服务业领域引导市场增加高质量产品、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第三是认证服务地方行业行动。核心是围绕各地方、各行业高质量需求,实施一批质量认证服务示范项目,打造一批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培育一批高端质量品牌;第四是“中国认证,全球认可”行动。核心是突出实效性,增强话语权,提升影响力,充分发挥认证认可在参与国际治理、便利经贸交往等方面作用;第五是“认证乱象”专项整治行动。核心是坚持标本兼治、多元共治,提高监管效能,切实维护风清气朗的行业环境。
据统计,目前我国认证认可活动已覆盖国民经济所有门类和社会各领域。我国累计颁发有效认证证书175万余张,获证组织60余万家,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正在加快由认证认可大国向认证认可强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