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5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修改〈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的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巡视工作,反复强调要让巡视成为“国之利器、党之利器”,并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修改巡视工作条例,释放出党中央不断推动巡视工作向纵深发展的强烈信号。一年来的实践,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1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党的十九大之后,全面从严治党力度不减。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2月开始,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视已经在30个地区和单位展开,按照巡视时间表,本轮巡视在5月21日到24日之间陆续到期。在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指引下,巡视工作不断在实践中创新,让这项“国之利器、党之利器”不断升级,发挥出强大震慑作用。
巡视在实践中创新
2017年5月26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条例》修改总结吸纳巡视工作实践创新成果,对中央和国家机关巡视工作、市县巡察工作、一届任期内巡视全覆盖等作出明确规定,为依纪依规开展巡视、推动巡视工作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2017年7月14日,中央印发的《关于修改〈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的决定》和修改后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向社会公布。这是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条例再次修改。之前在2015年8月,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印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不断在创新中向纵深发展:
十八届中央首轮巡视开始探索“三个不固定”——组长不固定、巡视对象不固定、巡视组和巡视对象的关系不固定;
第三轮巡视起,在常规巡视的同时又着手开展专项巡视,精准发现,定点突破;
第六轮巡视起,实行“一托二”乃至“一托三”,每轮一个巡视组巡视两个或三个单位,增强其针对性;
第九轮巡视时,首次开展巡视“回头看”,对巡视过的地方和单位杀“回马枪”;
第十二轮巡视时,开始对4个单位试点开展“机动式”巡视,中央巡视首次派出“流动哨”;
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视,首次将巡视省区市涉及的10个副省级城市党委和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党组主要负责人纳入巡视范围,并且强调要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
巡视工作的新思路、新方式、新手段不断创新。这些创新成果,体现的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巡视更专、更活、更准的要求。
“严”字当头 巡视效果显著
全面从严治党,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习近平总书记部署巡视工作,最突出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全过程贯彻一个“严”字。总书记要求,纪检机关、组织部门要及时跟进,所有问题都要有明确说法;被巡视单位党组织,自己的问题必须自己“买单”,不能发现问题后还当“看客”和“说客”;省区市、中央和国家机关“一把手”对巡视发现的重点问题,要点出具体人头、提出具体意见,不能点个卯、表个态就完事。
△黄兴国现身说法
“严”字当头,巡视的成效也十分显著。十八届中央纪委立案审查的中管干部案件中,超过60%的线索来自巡视。天津市原市委代理书记、市长黄兴国,辽宁省委原书记王珉,山东省济南市原市长杨鲁豫,安徽省原副省长杨振超等“老虎”,均在巡视“回头看”工作中被拿下。
5月4日晚,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布了一条消息:贵州省副省长蒲波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一个多月前,4月1日晚,贵州省委原常委、副省长王晓光被通报落马。需要指出的是,贵州省是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视的巡视点之一。2月22日上午,中央第四巡视组巡视贵州省工作动员会召开。
△中央第四巡视组巡视贵州省工作动员会召开
最新一轮巡视陆续到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巡视工作是治标之举,也是治本之策。党的十九大新修改的党章充实完善了巡视工作内容,把巡视制度单列为一条,成为新时代巡视工作的根本遵循。今年2月底,中办印发了《中央巡视工作规划(2018—2022年)》,根据党章规定,《规划》明确了新一届巡视全覆盖的任务、内涵和实现路径。
一是坚决实现一届任期内全覆盖目标。
二是明确全覆盖实现路径。统筹安排常规巡视,深化专项巡视,强化“机动式”巡视,加大“回头看”力度。
三是深化全覆盖质量。坚决防止巡视表面化、形式化,做到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全覆盖,推动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全覆盖。
今年2月开始,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视陆续展开。截至2月24日上午,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视15个巡视组在春节假期后3天内完成对30个地方、单位党组织的进驻工作。按照日程安排,本轮巡视已经陆续到期,后续反馈情况备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