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空军工程大学原工程学院教授李伟仁同志(专业技术三级),因病于2018年4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
公开资料显示,李伟仁是河北丰润人,1963年10月入伍,196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李伟仁历任空军某训练基地学员、助理员,空军某训练基地参谋、某室副主任、工程师,空军工程大学讲师、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等职。
《中国空军》杂志2017年第11期曾在文章《茫茫戈壁滩,这些艰苦创业的人们有着让人称颂的故事》中介绍了李伟仁的事迹。
上述《中国空军》杂志文章披露,1958年,李伟仁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航空学院,这一年他只有18岁。在学校,李伟仁品学兼优。他经常在煤油灯下刻苦自学,直到深夜。家里穷,给不了多少零花钱,他总是把每个月省吃俭用剩下的那一点点零花钱购买书籍。5年的时间转瞬即逝,临近毕业,李伟仁写下了一封洋洋洒洒6000多字的请战书,要求学校把自己分配到最偏远、最艰苦、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去。
就这样,1963年的炎炎夏日,23岁的李伟仁坐着晃晃荡荡的火车,历经7天7夜,来到了巴丹吉林沙漠深处的刚刚组建的航空武器试验训练靶场。
中国的空空导弹事业刚刚起步,我国科技和工业基础非常薄弱,戈壁滩上的这座靶场,除了黄沙一无所有。没有多少人了解导弹,更不用说研制导弹了。为了尽快熟悉专业技能,他加班加点,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一心投入到工作之中。
有一次,基地进行某型导弹发射试验,导弹发射出去命中了目标。正当大家准备庆祝时,一个致命的问题出现了——导弹未炸。人们的表情瞬间由欣喜和兴奋变成了恐惧和焦虑。
平常默不作声、埋头苦学的李伟仁站了出来,他说:“我仔细研判了这型导弹的前期试验数据,我觉得这次没有爆炸应该是战斗部的问题。我先去现场把导弹的引信拆除掉,然后咱们再慢慢查找细节吧。”
在那个时代,导弹技术是核心的高精尖国防科技,只有为数极少的人真正了解导弹的构造原理,在未炸的情况下拆除导弹引信,李伟仁有多大把握?官兵们不得而知,只知道,万一失手,生命将不复存在。
李伟仁说得云淡风轻,心里却不敢有丝毫马虎。时间一点一点过去,终于,他凭借着娴熟的技术和超强的心理素质,顺利拆除了导弹引信。
从1963年到1981年,在靶场工作的18年时间里,李伟仁坚守在导弹试验一线,挑战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由于受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导弹本身的机动性、抗太阳以及其他自然和人工干扰能力很差,载机只能从尾后攻击敌方战斗机,不能满足现代空战的需要。李伟仁主动创新,提出了在近似实战条件下考核空空导弹射击结果评定办法。由他负责完成的第一个自行设计空空导弹的技术鉴定与定型工作,为空空导弹的研究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1981年7月,李伟仁因为在导弹技术方面的突出成绩,被调入空军工程大学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成为机载导弹武器系统学科的带头人。他教学科研成果显著,先后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次,三等奖2次,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受到空军通报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