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世界媒体艺术之都之二】生活行歌
2018-05-22 16:00:00 来源:荆楚网

编者按: 作为中国首座“世界媒体艺术之都”,长沙凭什么?红网推出《穿越世界媒体艺术之都》系列报道,沉淀文化,观照生活,前瞻时代,对世界媒体艺术之都进行全景式深度扫描,向世界展示开放、创新、包容的长沙新形象。今天为您推出《穿越世界媒体艺术之都之二:生活行歌》。

西湖文化园。

湖南娱乐湘军。

梅溪湖。

长沙国金中心九龙仓。

红网时刻记者 田甜 长沙报道

“湘字号”的名片层见叠出,电视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娱乐湘军蜚声业界。长沙,是“敢为人先”的创新之城,是“经世致用”的品质之城,是“心忧天下”的幸福之城。

长沙的文化产业遍地开花,媒体艺术的繁荣发展,文化创意层出不穷,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日渐完善。“世界媒体艺术之都”长沙致力于改变人类的需求方式而不断作出自主创新,在文化内容、感受体验等方面服务于人类更高层次的需求,即对“幸福感”的追求。

文化产业发展让“创新长沙”更“有力”

随着大项目、大园区、大产业带的建设推进,长沙文化产业规模逐年扩大,总量稳步提升,已然成为长沙乃至全省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支柱产业之一。

遍地开花的文化产业项目,筑起发展高地。“2016—2017年度长沙市文化系统特色文化产业项目”43个,近几年,长沙市围绕文化旅游、工艺美术、数字文化服务、动漫游戏、文创产业融合等类别,以每年数十个的速度加快做实文化产业项目建设。

快速搭建的园区基地平台,形成规模效应。目前,长沙市有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12家,省级示范基地和重点园区13家,市级示范基地和重点园区14家,长沙已初步建成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国家广告创意产业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的“两园一基地”格局。长沙市加快做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建设,集中人才、资金等资源,逐步实现规模化、聚集化、专业化发展。

持续推进的大产业带建设,构建起文化产业大体系。前不久举行的2018年“中华龙舟大赛(长沙·芙蓉站)”,吸引了世界各地的56支队伍、1000余名运动员竞渡浏阳河。浏阳河作为具有时代特征、长沙特色、滨水特点的文化之河、生态之河、产业之河、景观之河,让长沙市民引以为豪。近年来,长沙竭力推进浏阳河民俗文化与现代创意产业带、湘江新区现代传媒与娱乐休闲产业带两大产业带建设,构建起以动漫游戏、影视传媒、数字资讯、文化旅游、工艺美术等为主体的文化产业体系。

媒体艺术繁荣让“品质长沙”更“有味”

开阔人的视野,丰富人的心灵,长沙媒体艺术的繁荣为公众提供了丰富的娱乐休闲方式和文化教育素材。《天天向上》《快乐大本营》等老牌综艺经久不衰,《爸爸去哪儿》等后起之秀曾创造了收视奇迹,影视剧作品《雍正王朝》、《长沙保卫战》等扬名海内外,这些优质的传媒艺术产品,给公众带来了无数“快乐”。精彩绝伦的话剧、音乐剧、芭蕾舞剧、交响乐、展览大气上映,有着1400多年历史的浏阳烟花定期绽放,长沙市民的业余时间,有滋有味。

科学助力技术,寻求全新表达,数字媒体让艺术和公众互动密切。长沙成为迅速崛起的移动互联网产业“第五城”。大数据、“互联网+”、虚拟现实技术等新模式和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服务于艺术表达,多媒体数控空间艺术等依托于多媒体手段的艺术应运而生,新媒体、视觉特效、数字媒体制作等创意频出,数字烟花、数字灯光等“数字技术+传统艺术”催生诸多新兴产业……“阳春白雪”的艺术借助科学技术变得“更接地气”。全新演绎古老文化艺术,长沙媒体艺术的发展矩阵持续绽放活力。

文化创意共享让“开放长沙”更“有容”

长沙在国际文化舞台上越来越活跃,不断搭建起对外传播平台,让湖湘文化产品借力深圳文博会、沪洽周、港洽周等系列文化交流活动走向世界,亮相世界舞台。

深圳文博会上,以“海上丝绸之路”的见证者“黑石号”为展馆设计灵感,让观众体会千年古城的灿烂历史,释放了长沙作为“媒体艺术之都”的魅力。在日本第16届国际烟花论坛、第十三届中国(浏阳)国际花炮文化节以及北京APEC会议上,有着1400多年历史的浏阳烟花又为世界留下了充满诗意与豪情的“长沙印象”。

立足本土文化,紧跟世界潮流,国际性节会常态化举办。长沙先后举办1000多场国际交流活动,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周、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中国(长沙)国际雕塑文化艺术节、中国·橘子洲国际摄影文化节、“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以及中国南方规模最大、品质最高的户外音乐节即长沙橘洲国际音乐节等一系列具有国际水准的活动品牌在长沙举行或永久落户,成为一张张长沙的城市和文化名片。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21号在梅溪湖艺术中心举办的2018长沙媒体艺术节暨“一带一路”青年创意与遗产论坛,将承继去年的成功,再一次向世界展现长沙风采。

公共服务全面让“幸福长沙”更“有心”

幸福是什么?每一个长沙人都有着不同的答案。但是,对于日渐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他们答案的共同点。与相爱的人去听一场音乐会,带着孩子看烟花,与老伴漫步社区公园,与朋友相约文化古镇等。在此盛世,人们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旺盛。长沙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使得市民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加。

长沙市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始终围绕提升市民“幸福感”而展开,梅溪湖艺术中心、“三馆一厅”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主题公园、先贤故居等文化场所的不断建设,多功能活动厅、书刊阅览室、培训教室、公共电子阅览室等功能布局和电脑、音响、灯光、文体器材等设备一应俱全,“欢乐潇湘”群众文艺汇演以及“雅韵三湘”高雅艺术普及活动等文化活动的持续开展,日渐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同时,最优的资源、最美的景观、最好的平台让公众共享,让城乡共享。长沙市以文化站建设为龙头,将文化站与集镇文化广场、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载体结合起来,为群众提供成体系的、立体式的文化参与体验中心。

长沙围绕建设国家创新创意中心和国际文化名城的总体目标,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形成“一核”(湘江新区文化创意产业核心区)、“两带”(湘江文化创意产业带,浏阳河文化旅游产业带)、“三圈”(环岳麓山文化创意产业圈,环烈士公园、火车站、贺龙体育场中心城区文化创意产业圈,环马栏山北城文化创意产业圈),“四极”(雨花、望城、宁乡、浏阳文化创意产业增长极)的总体格局。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