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网络主题活动走进阿里地区。西藏网信办贺文华 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5月17日电 (记者 李佳音) 5月6日至15日,“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网络主题活动首站西藏行启动,18家中央和地方重点新闻网站记者兵分两路,奔赴阿里地区和山南市,近距离采访报道新时期幸福美丽新西藏。中国青年网记者跟随采访团来到了“藏西秘境”、“天上阿里”。现代化的机场、标准化的柏油路、生机盎然的绿化带……如今的阿里,看似荒芜的大地之上包容万象、风景各异。在这里,采访团进行了为期10天的实地探访、亲身体验,用脚丈量、用心感悟,展现了网媒人不怕吃苦、求真求精的敬业精神。
“把握好时度效,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更好凝聚社会共识,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建好这个“同心圆”,要以各类媒体为半径,创新手段传播正能量;更要以群众路线为半径,打造网络舆论新平台。此次“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网络主题活动西藏阿里行,网媒人秉持不怕吃苦、求真求精的敬业精神,综合运用多种形式和技术手段,融媒体展现各族群众维护国家安全、守边固边的典型事迹,推进构建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生动实践,讲好阿里地区在边境小康村建设和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暖心好故事。
新华网记者王茜航拍科迦寺。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佳音 摄
各有所长,团队配合抢抓时度效
新华网抢抓新闻时效,是本次采访团的高产团队,记者王茜、张宸、雪珍的稿件总能在当天行程结束前发布。
张宸说:“我们快速发稿一是归功于分工明确,二是交流有针对性,三是前后方团队紧密配合。王茜进行航拍,雪珍会藏语,这些对我们采访有很大优势。我们的视频素材回传给后方后,连夜就剪辑出来了。每个稿件的编发都是我们前后方团队协同工作的结果。”
王茜是无人机飞手,她说:“阿里太美了,是航拍的天堂,只是克服高海拔、大温差、风向不定这些外界因素并不容易,加上每个拍摄地点只有一次拍摄机会,所以每个镜头我都会尽量拍摄得完美,把阿里的美景传播出去。
中国西藏网记者袁星宇是青海人,他的藏语名字叫“噶哇扎西”,他同样会说藏语。“在采访过程中,我尽己所能帮同伴翻译。采访中,我发现一个现象,记者们的思维和藏族群众的思维方式有些不同。通常我会帮助同伴提问,引导出同行们所需要的信息,这也能引导被采访者较好地进入状态。每到这时,我才感到自己尽到了义务。”
部分记者和普兰县幼儿园小朋友合影。阿里地区宣传部 刘晓娟 摄
提前预判,讲好守边护边好故事
采访行程首站在阿里普兰县,这里有气势磅礴的雪山、静谧神圣的湖泊。玛旁雍错的红嘴鸥不怕人,它们只顾着吃记者们喂的食,直到人走近2-3米才飞走,飞到不远处又在观望着记者,真正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记者们大多提前做好了准备工作。人民网记者李政杰出发前已计划好在拉昂错湖旁进行延时拍摄。他发布的微博《西藏阿里·奇云拉昂错》当天阅读量达百万,受到网友点赞。“根据不同平台网民的特点编发稿件,网民看了才有共鸣、才有感触,这样的内容才能让边疆人民幸福生活这一主题得到更好的诠释。”李政杰说。
环境问题是全球性议题,西藏的环境保护更是备受世界关注。根据这一点,中国日报网记者马驰采写英文稿件《Health of wetland a priority of Tibet》,讲述西藏通过生态补偿制度保护湿地,白玛旺杰管护员保护圣湖玛旁雍错湿地的故事,得到国内外网络平台的广泛传播。
在普兰县幼儿园,我们见到了阿里的孩子们,第一面感到孩子们很小、很瘦,黑黝黝的皮肤,但是眼睛很大、很圆、很漂亮,近距离观察会发现睫毛很密、很长,纯真、开朗又美好。国际在线记者杜军帅的文章--《西藏阿里科迦村:孩子们的笑容是幸福生活的最好写照》抓住了孩子们的特点,一经发出,备受好评。
采访团庆祝央视网记者邢明找回无人机。中国经济网记者董家朋 摄
不畏前路,网媒记者苦中作乐
普兰县夜晚气温更低、氧气含量更少,缺氧加上寒冷,让记者们久久不能入睡。但记者们虽然身体倍感不适,却陶醉于这里气势磅礴的雪山、静谧神圣的湖泊。极致的风景和复杂的气候给打算出航拍任务的记者们带来了一次极大的挑战,出现的一些小状况,令人哭笑不得。
5月10日,采访团在普兰县207省道附近拍摄。央视网记者邢明的无人机在拍摄西藏野驴时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风力大,无人机进入失控状态,导致坠落。邢明为了找回无人机,爬上了海拔4500米的山坡,西藏网信办的同志立即带了2个氧气罐陪同邢明。同行记者很担心他的身体状况,戏称“西藏野驴都回来了,邢明老师怎么还不回来。”在转山半小时后,邢明将无人机找回,他转而用地面摄像和同伴的无人机继续工作。
同样进行航拍的中国新闻网记者周雨辰说,“这么美的自然景观,需要我们‘飞手’用好的视角和色彩去展现。我在拍摄前询问了航路,包括有没有经过雪山、河流、公路、牧区等,希望做到合理分配设备。”然而他的无人机在执行任务时,也由于同样的天气原因,在自动返航时坠落山谷。周雨辰用已拍摄的素材和地面摄像相结合的方式制作了视频《航拍西藏阿里》。
中国经济网记者董家鹏用无人机和全景相机自由切换进行拍摄,也是此行采访过程中的一大亮点。全景相机不仅记录下受访人的每一个反应,更能360度无死角呈现现场细节。“这次活动让我对新媒体新技术有了新的认识。无人机爬升力较强,高度控制灵活,特别是在短时间内完成高海拔的飞行任务,更是使读者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此次采访中的人物与景物。”董家朋说。
5月8日,记者在普兰县采访时下起大雪,记者简单擦拭设备后继续投入采访。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佳音 摄
敢想敢拼 我们是勇敢前行的网媒人
青藏高原多风雪,气候变化无常,时常走着走着下起大雪,也会轻易将人晒得脱皮。在多日的深度采访后,中国日报网记者马驰被晒得黝黑,还一度被误认为是藏族老乡,“老乡挺精神的嘛!”
央视网尹惠仙高原反应严重,队医对其进行身体检查。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佳音 摄
央视网尹惠仙高原反应严重,头疼、晕车、眼花……是队医和采访团重点关注对象。她不怕高原反应难受,不愿错过任何一个场景,放弃任何一次采访,坚持背着沉重的摄像设备进行拍摄。
张宸是新华网西藏频道记者,常年在拉萨工作,由于阿里海拔高、活动量大,这次采访他竟然也出现了轻微的高原反应,时常是深夜吸着氧气写完稿件。
此次采访让记者编辑们收获颇丰,央视网邢明说,他对西藏的第一个印象是这是一个充满神秘、令人向往的地方。第二个印象是藏族同胞纯朴、善良、虔诚,为守护祖国边境无私奉献。第三印象是可爱的武警官兵战士驻扎高海拔地区,不畏严寒艰苦,保卫祖国每一寸疆土。
5月15日,“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网络主题活动西藏行结束。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佳音 摄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10天的采访,网络媒体记者编辑们在西藏阿里地区行程1300多公里,用镜头、笔触全面呈现了西藏在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家园、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实践新风貌,为网民呈现了一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接地气,冒着酥油味的新闻作品,展示了一个真实的、发展的、幸福的、美丽的社会主义新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