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全媒体记者袁超一发自理县)每年,佳山村第一批甜樱桃成熟时,5.12也就快到了。
10年前的地震,让毗邻汶川的理县也面临巨大的灾后重建的任务。5月7日,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来到四川阿坝羌族自治州理县佳山村,探访当地经济恢复和居民生活的10年之变。
顺着曲折的盘山公路而上,向佳山村进发,甜樱桃树欢乐地在山谷大风中摇摆,似乎在欢迎客人的到来。而在10年前,它们也是初来乍到的客人。
玉米、包谷、白菜和萝卜,曾是当地的主要作物。理县县委宣传部长王鹏回忆,靠种这些,“除去人工、原料等投资,以及用来置换大米的部分,每年的收入几乎可以忽略。”
地震后,在政府的引导下,当地开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这些传统作物被当地人放弃,取而代之的是甜樱桃。虽然是从山东引进的外来物种,但甜樱桃在这里并不认生。
丰富的日照和独特的小气候,让甜樱桃和佳山村像一对相逢恨晚的小夫妻:不仅个儿大,而且比其他地方更甜。甜得不一般的,不只有甜樱桃,还有青红脆李、红富士糖心。
王朝运
佳山村村党支部书记王朝运介绍,2017年,全村共采摘甜樱桃75吨,实现经济收入225万元;采摘青红脆李520吨,经济收入296.4万元;采摘红富士冰糖心240吨,经济收入140万元。
与水果采摘相关的农家乐、民宿等行业,已经在理县实现产业化。随着产业机构调整和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佳山村人均纯收入已从10年前的1000余元,增加到了2017年的12536元。全村已于2016年实现脱贫。
于群芳和婆婆一起,与在外地读书的孩子进行手机视频
去年,村民于群芳家丰收之后,不仅将房子修葺一新,还在客厅里买了台60多寸的大电视。在县政府的协调下,这座位于海拔2100米高山上的村子,已经通了宽带。
“现在咱们这儿的农民,不愁水果卖不卖得出去,只需要担心天气影响收成。”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到生于汶川县、在理县电视台工作的记者同行郭燕。她以见证者和记录者的视角,讲述了这些年的变化。
理县电视台记者郭燕
“精准扶贫后,就数我们最穷了。”郭燕开玩笑地说。地震时,她在汶川县威州中学上初三。在南京念完大学后,郭燕先是回成都工作,后来干脆回到了离家更近的理县。
作为一名记者,郭燕也接触过不少果农和农家乐经营者。之前,他们都是普通的农民,除了种地什么都不会。无论是种植技术,还是经营方法,都是从零开始学习。
停在村民院子里的小车
火爆网络的民宿“浮云牧场”,就在理县,现在常常一房难求。据郭燕介绍,她走访过的一户人家,曾因无钱医治,女儿右眼失明。如今,一些在浮云牧场住不下的游客,就会去这户人家住。仅国庆和十一黄金周的十几天,他们家就能挣六万块左右。
“这场灾难,不仅没让受灾人民感受到无望和消极,反而在困难面前越挫越勇。”郭燕说,当地人很好的利用了政府帮扶的机会,共同努力打赢了这场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