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节诞生至今已过百年,现在仍是全球性的节日,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劳动创造了人类,创造了价值,创造了人类社会。离开劳动,我们妄谈经济,妄谈财富,也妄谈投资。
虽然历史课本上曾经介绍过五一劳动节的来历,今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劳动节的诞生被打上了深深的经济烙印。
19世纪人类站在工业化的门槛上,农民离开土地,成为劳工。他们的生活更好了吗?英国著名女作家伊丽莎白?盖斯凯尔的小说《北与南》里就描述了那个时代背景下,英国北方工业小镇米尔顿的生活。在飞絮漫天、机器轰鸣的厂房里,只有十几岁的女童工看守着日夜不歇的纺织机。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劳作,却并不能换来足以果腹的面包。恶劣的工作环境,让很多年轻人得了尘肺病,无钱医治,也无法休息,不工作连饭钱都没有,只能在昏暗肮脏的出租屋里等死。
老牌工业强国英国当时的情况如此,后起之秀美国也好不到哪里去!工人们每天要劳动14至16个小时,有的甚至长达18个小时,但工资却很低。美国广大劳工的集体抗议,从1877年开始,到1886年,美国劳工的游行示威就没有断过,还为此流了血,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1889年7月,由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会议通过决议,规定1890年5月1日国际劳动者举行游行,并决定把5月1日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这样斗争的结果,就是实现了工人们提出的“8小时工作制”。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劳工们的工作生活条件日益改善。8小时工作制,一周就40个小时,很多国家和地区根本达不到,美国平均每周的工作时间不到35个小时,在发达国家里绝对算长的。瑞典全国正在向6小时工作制过渡,即每周工作30小时。
从一天工作18个小时,到一天工作6个小时,从食不果腹,到衣食无忧。什么原因呢?劳动效率提高了呀!感谢科技提高了劳动效率,让我们跑得更远,更快,干得更多,更好。眼瞅着人工智能在敲门,人们不禁要问,劳动还有意义吗?有一天,当机器人占领所有岗位之后,还需要人类劳动吗?人工智能也许还有距离,但是劳动还是平等的吗?马云与快递小哥,谁的劳动更“值钱”?劳动是公平的吗?劳动真的不分高低贵贱吗?
劳动已经不再局限于经济学领域,突然之间变成了哲学话题。但是我还是想从财经的角度来回答两个深奥的哲学命题。
先来回答,马云与快递小哥,谁的劳动更“值钱”?如果从价格的角度来说,马云的劳动当然更加值钱,但从价值的角度两者是一样的。马云承担的责任是构建维护阿里巴巴商业体系,如果因为他的失误,体系有缺损,快递小哥就不能更好地发挥价值;如果快递小哥罢工,阿里巴巴也很难运转。二者各有分工,不可或缺。从心理感受而言,马云获得的是掌控商业帝国的挥斥方遒,而快递小哥获得是安身立命的小确幸。
马云和快递小哥,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两个极端,在现实生活中,更多的是普通的脑力劳动者和普通的体力劳动者。这两类劳动即便从价格上也正在不断靠近。金融行业的金领们身披高富帅的外衣令人艳羡,高级技工低调难求收入高。窝在家,打网游,看网剧的宅男宅女收入不见得比天天送餐的快递小哥们挣得多。
再来看看第二个问题,人工智能来了,人类还需要劳动吗?每一次技术的革命都会让一些劳动失去意义。就以电子通讯来说,最开始,电报是人类便捷的信息传递方式,于是有了发报员,后来出现了电话,接线员成了新宠,发报员没那么受欢迎,再后来就是移动电话,发报员没有了,固定电话都少了,接线员也失业啦。再后来连移动电话的使用都少了,大家用互联网了!每一次技术革命消灭了一些行业,又会产生一些新行业。互联网来了,才有快递小哥!人工智能也一样,它会帮我们干,但不会让劳动消失。人工智能帮我干哪些我们不喜欢的工作,我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干我们自己喜欢的工作,到那个时候,劳动也许真的就成为了我们的必需品,而不是为了生存才不得不为之。
到了那一天,我们也就能彻底了解,劳动和幸福之间原来是一种多么直接和确定的关系。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生活才是一种悲哀!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今天,中国人民拥有的一切,凝聚着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浸透着中国人的辛勤汗水,蕴涵着中国人的巨大牺牲。我相信,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奋斗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达到创造人民更加美好生活的宏伟目标!(央广网评论员 季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