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消费视角来看,就是指现有供给不能满足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需要。如何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短板,增加市场有效供给,不断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推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主要任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根据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特点,从如何增加有效供给入手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国际经验表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需求将不断升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持续推进,我国消费需求正步入快速发展的新车道,在消费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消费升级步伐加快,消费层次、消费品质、消费形态、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等方面均呈现出明显的趋势性变化,新消费方兴未艾。比如,消费层次由温饱型向全面小康型转变;消费品质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消费形态由物质型向服务型转变;消费方式由线下向线上线下融合转变;消费行为由从众模仿型向个性体验型转变,等等。但需要看到的是,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等原因,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与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突出。需要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市场有效供给。需要在品牌建设、创新推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等方面下功夫。
第一,提高制造业水平,增加高端消费品有效供给。为解决低端消费品过剩、高端消费品不足的供需结构性矛盾,要认真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重点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突破:一要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深化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提质增效;二要减税降费,切实降低企业成本;三要加快建立与制造业强国相适应的多层次教育培训体系,为推动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提供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
第二,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质量。在这一过程中,要用市场化的手段,通过充分有效的市场竞争,使资源向优质企业和产品集中,推动企业和产品的优胜劣汰,逐步形成一大批有国际竞争力的、经得起市场检验的高质量品牌企业和产品;加强宣传和市场营销,在全球树立中国品牌形象。要以质量创品牌,以品牌带市场,满足人们对高质量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
第三,加快推动创新,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的主体是人才,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科技人才创新的积极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人才战略的核心就是要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要在职称评定、经费管理等方面向有利于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创造性方向转变。
第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补齐服务业短板。这些年来,我国社会领域新兴业态不断涌现,投资总量不断扩大,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但也仍然存在放宽准入不彻底、扶持政策不到位、监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面对社会领域需求倒逼扩大有效供给的新形势,深化社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激发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领域投资活力,着力增加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优化质量水平,对于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挖掘社会领域投资潜力、保持投资稳定增长、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扎实有效放宽行业准入,进一步扩大投融资渠道,大力促进融合创新发展,真正落实国家支持民间投资的各项政策,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增加市场供给,补齐服务业短板。
第五,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优质、绿色、安全、有机农产品的供给。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增加绿色优质粮食产品供给、有效解决市场化形势下农民卖粮问题、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保障粮食质量安全为重点,大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推动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为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夯实产业基础。目前,优质、绿色、安全、有机农产品还很少,与老百姓要“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放心”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解决好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增加市场调节供需的能力,引导农民增加优质、绿色、安全、有机农产品的供给,同时,政府和行业组织还要建立农产品跟踪与监管系统,保障“餐桌上的安全”。
第六,加强市场监管,减少假冒伪劣产品。要进一步落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提升监管意识与监管能力、水平,创新监管方式、方法,保障市场公平竞争;对一些重点行业与领域,实施分类监管、集成监管、风险监管等,实现多元化、动态化的监管,不断完善市场监管体系,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减少假冒伪劣产品对市场的冲击,推动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满足人们对安全、优质的要求。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 陈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