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海域深海考古首航调查18日启程
2018-04-18 18:00:00 来源:荆楚网

18日上午8点,2018年度南海海域深海考古首航调查正式启程,搭载着深海探测器的“探索一号”科考船预计在航行12小时后,到达西沙群岛北礁海域,执行六次下潜任务。

此次深海考古队是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科院深海所、海南省博物馆三家工作机构组成。执行此次深海考古任务的深潜装备“深海勇士号”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制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去年年底刚刚完成验收交付使用,一次可搭载三人下潜。此次深海考古任务主要深度在50到200米之间,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进行深度达400米至1000米下潜,探查海底遗迹、遗物,期待发现保存良好学术价值高的沉船。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宋建忠: 因为南海海域,本身占到了中国这个海域面积的三分之二,然后南海海域的平均深度又超过了千米,就是说我们要保护好南海的水下文化遗产,首先你要摸清家底,而这个家底,它大部分都在深海处,我们之前30年前没有办法向深海挺进。

西沙群岛北礁海域已发现35处遗址

中国南海海域平均水深1400米,与地中海、加勒比海,并称世界“三大沉船坟墓”。有学界猜测,宋元以来,数万艘古沉船在此沉没。此次选定的西沙群岛北礁海域累计已经在浅滩和暗礁区域发现35处水下沉船遗址或遗物点。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宋建忠: 但是因为它从礁盘往外侧,很快就像悬崖式的就下去了,所以以前是无法下去的,我们人员是解决不了的,所以现在深海潜器,就是深海勇士号出来以后,我们觉得当然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给我们等于是提供了一个下潜技术的平台。

调查海域为古航线重要节点

此次深海考古首航调查预计在4月20号到27号之间在西沙群岛的北礁海域下潜6个航次,为什么要选择在这片海域进行深海考古呢?

北礁海域地处古代航线上的重要节点,被称为西沙群岛的门户。执行下潜任务的考古专家中,大部分人都有在这片海域水下考古的工作经历。

海南省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李钊: 有大量的帆船,古代的航船发生了海难事故,在此就遗留下了大量的沉船的这个遗骸包括遗迹。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技术总监孙键: 北礁是一个封闭礁盘,船是开不进去的,那如果有遗存,那一定是船曾经在这儿触礁,有一部分进去了,但是更大的一部分应该是散落在礁盘外边,所以我们尽最大可能去选择有遗存的可能来做这种区域性调查。

?根据珊瑚岛礁的生成特性,礁盘外缘的水深呈逐步递进趋势。随着深度不断增加,水下遗迹遗物的保存情况可能更好。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技术总监孙键: 因为它深度加大以后,受到人为干扰因素,比如说拖网,这种更小,所以它相对来说也保存的遗迹更多一些。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