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研究员 程伟力
在风雨巨变的国际经济环境下,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长6.8%,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器。
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出现了系列新特征。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新供给正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并为传统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二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了新需求,新供给新需求携手并进、交相生辉;三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外溢效应日渐突出,高质量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引领作用更加凸显。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推进,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强化,新供给产品和服务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态势。一季度,新行业新产品迅速发展,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9%和8.8%,分别快于规模以上工业5.1和2.0个百分点,其中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增长15.2%,新能源汽车增长139.4%,工业机器人增长29.6%。从能源供给角度来看,核能、风力和太阳能发电同比分别增长11.6%、33.8 %和33.5 %。
这些数据说明,我国新的增长动能正在形成,新供给不仅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还为传统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新供给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以及收入的持续提高。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8%,收入的持续提高催生了新的消费需求。
在解决吃“饱”问题之后,人们对吃“好”提出了新的需求,从而促进了新供给发展。其一,收入的提高增加了对深加工食品的需求。一季度,食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高出规模以上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其二,对食品新鲜度的要求提升了以冷链为代表的设备生产,并促进了物流、仓储及配送水平的信息化。其三,收入提高增加了在外用餐以及外卖等享受型消费支出,一季度餐饮业收入同比增长10.3%。其四,居民对食品安全的需求也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生产水平,并催生了对全国各地绿色、特色食品的生产。同样道理,穿暖之后“穿美”的需求也在拉动纺织和服装等传统行业的升级。这些传统行业的升级改造无一不需要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的支撑。
美好生活并不局限于吃穿,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提升培育了新的需求。一是对化妆品类消费需求高速增加,一季度化妆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6.1%,其中三月份同比增长高达22.7%。二是健康需求快速增长,一季度医疗保健人均消费支出同比提高20.7%,是平均消费支出增速的2.7倍。其中,健康需求不仅拉动了医药制造业的发展,同时促进了相关的卫生和社会工作领域的发展,一季度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1%。三是日益增长的文化教育需求刺激了该领域的投资,一季度教育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9%,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3%,增速遥遥领先。四是旅游需求进一步提升,旅游市场保持供需旺盛的势头。今年春节全国共接待游客超过3.8亿人次,同比增长12.1%,实现旅游收入4750亿元,同比增长12.6%。五是现代通讯和电子消费品的普及加快了网络零售的发展,一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5.4%。现代通讯和电子产品的普及也加快了网络零售的发展,一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5.4%。再从生产和投资角度来看,一季度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4%,均处于制造业行业之首。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形成了新供给和新需求相互支撑、交互辉映、协调发展的崭新局面。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消费需求升级的外溢效应日渐显现,新供给和新需求正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新引擎。
从供给侧来看,中国的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需要大量进口发达国家的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这为发达国家国家的高端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在此背景下,一季度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同比增长24.7%,其中,集成电路和数控机床分别增长28.7%和47.4%,均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和全球贸易增速趋缓形成了鲜明对比。
从消费的角度来看,中国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消费水平不断升级,中国正在为世界各国提供庞大的消费市场。从一季度数据来看,水海产品进口同比增长32.2%,关乎健康的生物技术进口也增长了24.5%。换言之,中国消费升级不仅拉动了国外初级产品的生产,也对高新技术产品形成较大的拉动作用。
从“一带一路”的建设情况来看,一季度,我国与沿线国家进出口总值1.86万亿元,增长12.9%,高出同期我国外贸整体增速3.5个百分点,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27.5%,比重提升0.9个百分点。展望未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有望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新引擎。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经济必将乘风破浪,在逆全球化浪潮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