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来了扶贫专干
光明日报记者 韩业庭 光明日报通讯员 张大东
“侧柏400棵、女贞700棵、美人蕉300盆……”4月1日,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峨山镇西马寨村的苗木基地内,又一批苗木即将发往外地。董金秀脸上的笑容,透露出幸福的味道。
董金秀的公公婆婆年迈多病,丈夫在外地打工,家里还有3个未成年的孩子。老人看病、孩子上学、人情往来,一家7口人的开销,靠丈夫打工的收入远远不够。几年下来,董金秀家负债累累,在精准脱贫攻坚战中,董金秀家被认定为贫困户。
为了帮助董金秀这样的贫困户尽快脱贫,当地出台了大量好政策、好措施。医疗特惠保险、教育补助、危房改造补助……各种扶贫措施不胜枚举。可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许多政策出台后,享受政策的贫困群众却不多,一些扶贫资金并未使用。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一些贫困群众对扶贫政策、措施并不完全了解;一些孤寡老人和残障人士腿脚不灵便,领取各种救助资金也不方便。”枣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峄城区委书记刘振学说,“这些问题看似很小,却直接影响了党和政府扶贫政策的落地,也影响了贫困群众美好生活的实现。因此,扶贫政策要送到贫困群众家中,一定要打通 ‘最后一公里’。”
为此,峄城为全区有贫困户的334个村,各选聘了一名扶贫专干,专门从事精准扶贫工作。334名扶贫专干,为贫困群众提供“保姆式服务”,让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真正“落地开花”,他们被称为扶贫的“毛细血管”。
董金秀一家对扶贫专干的贴心服务颇有感触。2017年夏天,峄城遭遇了多年不遇的强降雨,董金秀公公婆婆家的房子被大水浸泡过,成了危房。扶贫专干张建军为二老争取政策,办理了2.4万元的贫困户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盖起了两间新房子。没多久,听说村里的苗圃缺人手,他又第一时间通知了董金秀。如今,老人住进了新房子,丈夫在外打工,自己也有了一份收入,董金秀一家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说起这一年多的变化,董金秀连说几个“没想到”:“没想到国家对贫困户有那么多好政策,没想到会有专人帮助我们,没想到扶贫专干对待我们就像对待亲人一样”。
西马寨村除了董金秀家,还有29户70人的贫困群众,他们中独居老人占大多数,家庭琐事多,张建军时常到他们家串门聊天,提供帮助。一提起张建军,这些贫困群众就竖起大拇指,“建军这人,没得说”。每逢此时,张建军总是嘿嘿一笑,“其实,是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好,我们只是好政策的传递者、落实者”。
在峄城,扶贫专干是党和政府扶贫政策的宣讲员、传递员,也是贫困群众的护理员、代办员,更是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员,他们不仅让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真正落了地,为贫困群众提供物质上的帮扶,也在精神上鼓励贫困群众勇于追求美好生活。
据峄城区扶贫办主任杨林告介绍,一年来,作为宣讲员、传递员、护理员、代办员、推进员的334名扶贫专干,已为657名失能、半失能特殊贫困群众解决实际生活生产难题8162项次,帮助“五保”老人、残疾人代办事项11547件次,提出项目收益分红、孝善扶贫、邻里互助扶贫等合理化建议91条。
为了让扶贫专干这根“毛细血管”更好地发挥作用,峄城区在扶贫专干的使用管理上也进行了大胆探索,开展了“五好”村居创建工作,把“脱贫攻坚好”列为创建项目,具体工作由扶贫专干去推动,要求镇街把“脱贫攻坚好”的奖补资金重点倾斜给扶贫专干。同时,根据扶贫专干业务培训、工作考核结果,兑现相关待遇,将优秀的干部纳入村“两委”后备干部管理,优先发展为党员。在刚刚结束的峄城区村“两委”换届中,已有132名扶贫专干进入村“两委”班子,其中10人当选村支部书记。扶贫的“毛细血管”正在成为一支永远在一线的脱贫攻坚队伍。
《光明日报》( 2018年04月07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