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讯(记者 于瑶 王希)最近一段时间,微信公众号“马慧娟的农闲笔记”暂停了更新,不少读者留言催稿,作者马慧娟回复“忙完手头重要的工作就更新”。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马慧娟到北京参加全国两会了。
1980年出生的马慧娟,初中毕业就离开了校园,但用笔记录生活的“文学梦”一直扎根在心底。2001年,从“苦甲天下”的宁夏西海固地区移民搬迁到黄河边的红寺堡区后,网络、手机的普及,让她的梦想有了实现的载体。
打工的村民、剪羊毛、盖房、相亲、红寺堡的风雪……过去七年间,她在种地、打工之余,坚持用手机写作,在网上发表了近百万字的散文、随笔,光手机就摁坏了7部,她也因此成为当地有名的“拇指作家”。
“我是这个时代的‘幸运儿’,因为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我出版了自己的散文集《溪风絮语》,登上了《我是演说家》的舞台,走进了鲁迅文学院学习。”马慧娟说。
不过,与个人际遇相比,令她感受更深的是乡村生活的变化。
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生态治理,红寺堡这个生态扶贫移民集中区改变了模样——在黄河水的滋养下,沙丘起高楼,荒漠变绿洲,田野里绿的庄稼、紫的葡萄、红的枸杞、黄的肉牛、白的绵羊,一片繁荣兴旺景象。
在移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文化的春风也吹向了这片曾经荒芜的黄土地。
“刚搬来时,借书比借钱难,更别提什么文化活动。”马慧娟说,近年来乡村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打球锻炼、跳舞排戏,村里自发组织的社火也舞了起来。
尤其去年,红寺堡区整合2740万元资金,建成64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乡村大舞台、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以及成套的文化器材、体育健身设施成了“标配”。
不过,马慧娟在调研中发现,文化活动的阵地搭建起来了,但在乡亲们心里,文化生活离农民还是有点远。
比如,文化站组织了首届农民阅读节,开展知识竞赛、朗诵比赛,鼓励大家写移民故事,一开始应者寥寥。“一些农民因为不会说普通话,有表现欲但又很胆怯。”马慧娟就不断做工作,鼓励他们用方言朗诵。
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功能需要升级完善,乡村文化传承需要培养带头人,要发展文化产业让农民吃上“文化饭”……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马慧娟对乡村文化事业发展的问题想得更深、更远了,调研本记得密密麻麻。
政府工作报告对“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墨颇多,还提出了“加快发展文化事业”“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提供丰富精神食粮”等要求和部署。这让马慧娟感到振奋、充满干劲。
“知识和文化可以给人以力量。”马慧娟告诉记者,她希望黄土地上不仅长出庄稼,还要让文化因子落地生根,改变千千万万像她一样的农民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