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吴德沛。中国青年网记者 宋继祥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12日电(记者 孙钊 宋继祥) 日前,来自医疗卫生界别的42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关于缓解临床用血紧张的提案》,呼吁修改献血年龄上限及献血间隔时间,缓解临床用血紧张。
作为第一提案人,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吴德沛在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和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群众看病就医需求增大,临床用血量逐年上升。以苏州市为例,市中心血站采集的全血量从2011年底的19.06吨,增长到2017年底的23.36吨,采集血小板从11118个治疗量增长到22491个治疗量,增长了102.28%。即便如此高的增长,也仍存在冬夏季节性O型、A型血及血小板供应不足。北京市2017年血小板缺口为20000个治疗量。2016年全国每千人口献血率11(1.1%),约为发达国家的1/3。
为缓解临床用血紧张的现状,吴德沛委员在提案中提出了多条建议,如跨区域调配、完善无偿献血的应急预案、加大对无偿献血的支持力度等。除此之外,吴德沛委员在提案中建议修改献血法,放宽献血年龄5岁(上限55岁升至60岁),二次献血间隔缩短2个月(6个月减至4个月)。
医卫界委员联名递交《关于缓解临床用血紧张的提案》。中国青年网记者 宋继祥摄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下称献血法),1997年12月29日修订通过,自1998年10月1日起施行。吴德沛委员指出,献血法自颁布实行至今,已经过去了二十年的时间,“中国人的寿命以及健康都提升很高,适当的把献血年龄的上限拉高一点,对两次献血间的时间间隔适当缩短一点,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据了解,国家卫计委表示今年3月底前全国停止开展互助献血;北京采取多项措施填补用血空缺。吴德沛委员认为,互助献血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无偿献血的不足,但滋生了“血头”利益链和不安全因素,所以取消互助献血是对的,但是为了应对停止互助献血对临床用血可能造成的短期影响,保证未来无偿献血工作的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以上的建议很有必要。
吴德沛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医务工作者是无偿献血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献血的确对身体健康没有影响。“如果无偿献血的血源足够,那么‘血头’自然就没有了市场。献血过程中的利益链条自然就能被斩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