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第一动力”的历史自觉——中国创新的时代答卷
2018-02-24 16:01:00 来源:荆楚网

2018年新年刚过,北京,雁栖湖畔。中国科学院大学礼堂的大屏幕上,打出了一组历史、科学与哲学的宏大命题——

“推动文明进步的力量是什么?”“中华民族有什么样的创新特质?”“新一轮科技革命如何释放发展生产力?”……

西装革履,一丝不苟,聚光灯打在台上,中科院院士张杰正在为大家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面对千余名硕士生、博士生,他从东西文明发展曲线,一直讲到新时代的战略选择。

“把创新作为新发展理念之首,这是文明史上改变世界的创新之举,深刻揭示世界发展潮流、中国发展规律。”张杰说。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

2013年9月,十八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课堂”,第一次走出中南海,搬到了中关村。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习近平总书记的宣示铿锵有力。

“第一动力”的自觉,在新时代加速孕育、萌动,在中华大地上渐次开花。

——这是对“第一生产力”认识的飞跃,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指导我国创新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016年5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发布,成为面向未来30年推动创新的纲领性文件。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明确“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这是中国领导人远见卓识的清醒判断,更是关乎国家命运的伟大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发展的内在规律。

科技部部长万钢指出,从“第一生产力”到“第一动力”的科学理论飞跃,标志着党对“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性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短短五年,中国的决策者以一往无前的决心和魄力,推动创新驱动战略大力实施,基础研究实现多点突破。战略科技力量布局不断强化,中国正站在飞跃发展的新起点。

短短五年,科技体制改革“涉深水”,向多年束缚创新的藩篱“下刀”;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对分散在40多个部门的近百项科技计划进行优化整合;科技资源配置分散、封闭、重复、低效的痼疾得到明显改善。

——这是中国高质量增长的跨越期,“第一动力”成为强大引擎。

超过80万亿元的经济总量,成为年度表现最好的主要经济体;6.9%的增速,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强心针”。新年伊始,中国经济交出的这份“提气”的成绩单,诠释了这个东方大国为世界作出的发展性贡献,这是对“第一动力”的深化理解。

当经济中高速增长成为新常态,用创新续写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辉煌,成为中国“找寻”与“探索”现代化路径的必然选择。从解决好产业转型升级“卡脖子”问题,到通过科技创新让人民生活更美好,“第一动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跨越新关口。

高铁、海洋工程装备、核电装备、卫星成体系走出国门,中国桥、中国路、中国飞机……一个个奇迹般的工程,编织起新时代的希望版图。

“科技的发展不是均匀的,而是以浪潮的形式出现,每当浪潮接替期,便会涌现新的窗口机遇。”《浪潮之巅》作者吴军认为,从西学东渐到成果井喷,曾错失世界科技革命浪潮的中国,如今已迎来创新能力突破的拐点。

——这是世界格局的重塑期,“中国号”巨轮驶向新彼岸。

中国发明,世界受益。支付宝覆盖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万商家,20多个国家、数百座城市分享绿色骑行的“中国模式”。

“泰国版阿里巴巴”“菲律宾版微信”“印尼版滴滴”……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许多在中国热门的移动应用实现本土化,让当地民众体会到“互联网+”的方便与实用。

依靠“第一动力”的自觉,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30%以上,是举足轻重的稳定器与压舱石。

依靠“第一动力”的自觉,中国从过去的“世界工厂”变成“全球超市”。

依靠“第一动力”的自觉,中国从模仿者、跟随者变为世界各国期望搭乘的创新发展“快车”“便车”,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更多贡献……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认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由之路,是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自觉之路”,是把创新、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中国道路”。

“我为中国人民迸发出来的创造伟力喝彩!”

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回望一年来的科技创新、重大工程,饱含深情地说。这既是对过去成就的高度赞扬,更是对未来奋斗的激励鞭策。

从公元6世纪到17世纪初,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中国所占比例一直在54%以上,到了19世纪,骤降为0.4%。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作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著名的“李约瑟之问”,让无数中国人扼腕深省。

而今,站在新时代,迎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之门,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有条件和能力抢占制高点、把握主动权。

近500年来,世界经历了数次科技革命,一些欧美国家抓住了重大机遇,成为世界大国和强国。“中国也要用好科技第一生产力的有力杠杆,树立创新自觉与自信,走出一条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国家强的发展路径。”科技部党组书记王志刚表示。

这是一场朝着科技创新“无人区”的新远征,中国应敢于“领跑”。

2018新年伊始,中国暗物质卫星“悟空”号团队的科研人员紧锣密鼓地投入一场新的科研国际赛跑。“悟空”团队不久前去欧洲的合作机构访问,会议室陈列的该领域全球最知名的三个科学标志,“悟空”赫然在列,他们开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信。

从“天眼”到“悟空”,从深海载人到量子保密通信,从酿酒酵母染色体人工合成到“克隆猴”诞生,中国对科学和技术“无人区”的探索日渐成为常态。

“聚沙成塔,国家实力不断增强,创新活力不断迸发,让越来越多不可能的事情成为现实。”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说。

这是一场国家创新体系的新比拼,中国用“国家行动”发起创新总攻。

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适应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形势新要求,十九大报告里,创新型国家的总攻目标已然清晰,从国家到地方,中国创新的时代答卷正在书写新的篇章。

“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就要加速探索建立高效协同的创新体系,加快解答‘由谁来创新’‘动力哪里来’‘成果如何用’的创新之问。”白春礼说,这是新时代中国创新发展的重大命题,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是唯一选择。

在“创新之城”深圳,“未来30年怎么干”成为主政者的新时代之问。在1月中旬召开的市委全会上,深圳提出了再出发的新目标:2035年将建成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之都、本世纪中叶成为竞争力影响卓著的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

在“经济高地”苏州,牵手大院大所“创新源”,在资源集聚上做“加法”,成为发展新路径。一场发挥创新引领作用、追求原创性成果、构建标志性平台、打造开放性创新生态的“创新四问”行动,正在重塑苏州的发展之路。

在“数据新城”贵阳,“中国数谷”建设正加速“西部洼地”崛起。通过建设“扶贫云”“福农宝”,越来越多的农户不仅有了帮扶“朋友圈”,更分享到智慧农业的新福利。第一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第一个大数据交易所所在地……贵阳坚定不移把发展大数据作为战略引领,推动全省发生从思维模式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创新“质变”。

这是一次凝聚全球高端科技创新人才的新赛跑,谁拥有更多人才谁就拥有创新优势。

人才,未来创新驱动的关键所在。世界级科技大师缺乏、领军人才和尖子人才不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同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已成为创新强国人才建设的短板。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吸引各方人才,做伟大复兴“生力军”。

抓住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中国不能等待、不能懈怠。

以建设高效协同创新体系为目标,推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创新,更加科学地配置资源,激活万众创新的“一池春水”,中国寻求在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上有根本性转变。

增强中国技术、商业模式输出能力,实现从被动跟随向积极融入、主动布局全球创新网络的历史转变,中国致力探索以人类健康和幸福为目标的新发展模式。

行路有道,东风正来。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第一动力”的自觉,已成为标示创新中国的新标杆,汇聚起创新发展征程上的磅礴力量,书写着决胜未来的新奇迹。(参与记者:徐海涛、周琳、刘宏宇、周畅)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