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照在青岛平度市仁兆镇沙北头的葡萄大棚上银光闪闪,“沙北头庄户学院葡萄盆景生产基地”几个红色的大字格外醒目。2月3日一大早,记者来到这里,一场葡萄冬季管理技术课已经开讲了。
葡萄管理技术员窦泽英正在现场讲解葡萄冬季管理的各种技术要领,一群人围拢在她周围专注地听着,时不时还有人插话问具体问题,现场充满了浓浓的学习氛围。
“庄户学院”是沙北头村依托蔬菜专业合作社在2016年成立的,目的是培养新型农民。目前“庄户学院”拥有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的服务大楼、千亩示范种植基地和8个盆景葡萄智能温室大棚。沙北头村党支部书记、蔬菜专业合作社社长兼“庄户学院”院长王桂欣说,依托这些农业基础设施,在带领村民提升蔬菜种植技术的同时,他们还实验成功了一个全新产业——盆景葡萄种植。
在葡萄大棚,记者看到,一侧是刚组装好的2米多高的葡萄大盆景“虬枝盘旋”,还没有发芽的迹象;而在另一侧,一盆盆的小葡萄盆景整齐地摆放在固定架上,有的长三四片嫩叶,有的挂满果实。
一个大棚内存在着不同生长期的葡萄?“这是针对不同出售时间而特意控制的。”王桂欣说,“经过严格控制生长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培育出的葡萄可以根据不同时节上市。这700多盆大盆景葡萄全部预订出去了,5月份交货。既可观赏、又可品尝”。
“一年一季大田葡萄种植,改为一年两季葡萄盆景种植,一亩地过去收入1万元,现在能收入30万元。”一边的仁兆镇宣传统战委员钟杰向记者介绍,“庄户学院”最大的优势就是迅速让农民掌握各种新技术。为此,他们不再是单纯把专家教授“请进来”讲讲课,而是把合作社、种植大户、蔬菜购销大户等具有一线操作经验的能人,分门别类建立师资库,种植什么就培训什么,从种植到销售都有专家面对面、手把手教。
“这些老师都有自己积累多年的种植‘绝活’,比单纯讲理论效果好多了。”王桂欣说,去年村民王振法通过改良土壤、套餐施肥,洋葱亩产首次突破2万斤,引得众多种植户都来取经。“按照人家的种法产量能提高,一亩地多产5000多斤,俺们就得跟着学。”前来学习的村民王留涛说。
一年下来,“庄户学院”的培训效果受到广大农民的好评,累计培训当地农民2000多人次,还帮助全镇50多个贫困家庭实现脱贫致富。(经济日报记者 刘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