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细胞捐献:生命重生之种
2018-01-30 09:53:00 来源:中国网

 

\

2017年8月30日,北京海军总医院,配型成功的曲女士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这是北京市红十字会颁发的荣誉证书。中国网记者 赵超 摄

曲佳现在是公司的明星,在同事眼中她“特别牛”。

4个多月前,曲佳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简称海军总医院)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成为北京市第287例、全国第669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得知配型成功的消息很激动,我十年前加入中华骨髓库,十年后终于配型成功。而且中华骨髓库北京分库的志愿者打了三次电话才联系上我,真的很不容易。”曲佳说。

\

2017年8月30日,北京海军总医院,配型成功的曲女士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中国网记者 黄富友 摄

十年过后依然坚定如初

读小学时,曲佳看过一个讲述一位女孩去世后捐献眼角膜和心脏的故事,她跟妈妈说将来她也要那样做。

18岁那年,曲佳将无偿献血当作成年礼送给自己。2007年,曲佳在西单献血屋第二次献血,同时留下了血样。“志愿者给我介绍了中华骨髓库的情况,说可以挽救白血病患者的生命,而且不会伤害捐献者的身体。”曲佳对中国网记者说。

“对于有两次及以上献血经历的人,我们会向他介绍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询问是否愿意加入中华骨髓库。对于第一次来献血的,我们也会介绍,并且提示他下次献血时可以留血样。”北京市西城区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常向明告诉中国网记者。

中华骨髓库的全称是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18至45周岁符合无偿献血健康标准的公民,留下6到8毫升血样,便可成为中华骨髓库的志愿捐献者,然后等待配型成功的患者出现,向其捐献造血干细胞。

曲佳一等就是十年。2017年5月,中华骨髓库北京分库的志愿者前后打了三次电话,终于联系上曲佳,告知她配型成功。“接到电话我很激动!配型成功的几率太小了,感觉自己像中了大奖。”曲佳说。

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华骨髓库入库志愿者241万人份,累计捐献7002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只占千分之二。

“一个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的位点很多,十个位点全合的概率比较低。我们科的人也都在中华骨髓库留了血样,有的已经十几年了,但是从来没人找过我们。成功捐献者是中大奖了。”海军总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岑坚对中国网记者表示。

初配成功后,曲佳又经过了高分辨检测和体检,最终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每一个环节都会有志愿者跟她确认是否愿意捐献。“挺坚定的,既然决定做了,就不会反悔。”曲佳说。

捐献当日,曲佳所在的北京印钞有限公司领导和同事前来探望,送上两千元慰问金,并表示曲佳是名优秀员工,她的这一举动并非偶然,公司会全力支持,给她两周休息时间,如果不够可以延长。曲佳的“壮举”在公司广为流传,同事们都说她“特别牛”。

\

2017年8月30日,北京海军总医院,配型成功的曲女士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造血干细胞采集机器在运转工作。中国网记者 黄富友 摄

“造血干细胞就像头发可再生”

得知女儿配型成功的消息,曲佳母亲坐不住了。“十年前她提过这事,我总觉得不可能,一说配上了,心里就咯噔一下。听说捐献者要抽骨髓,我以前做手术抽过骨髓,很疼,她受得了吗?”曲佳是家里的独生女,母亲今年61岁了,父亲几年前因癌症去世。

“我反复做妈妈的工作,告诉她现在的技术更先进了,不需要抽骨髓,只抽血就可以了。”曲佳说。见女儿如此坚定,且了解到不需要抽骨髓,曲佳母亲悬着的心放下了。

“造血干细胞捐献是通过注射动员剂,将骨髓腔里的干细胞稀释到外周血中,以采血的方式把干细胞分离出来,一次的采集量为55毫升。”海军总医院血液科主管技师马巍娜向中国网记者介绍说,造血干细胞就像人的头发一样,旧的会死掉,新的可再生。

马巍娜负责曲佳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她告诉曲佳母亲,一切都很顺利。曲佳母亲看到女儿面带微笑躺在那里,不由得上前握住女儿的手说:“我的好闺女,妈妈为你骄傲……”

曲佳妈妈关心的另一个问题是,女儿被抽走的造血干细胞什么时候能长出来。

“一般七八天就能重新长出来,两三个月可以完全恢复。其实这是个良性循环过程,有助于刺激身体的新陈代谢。”马巍娜建议捐献者保持良好的饮食和作息习惯,避免高强度运动,尽量休息十天半月再工作。

曲佳平时喜欢跑步,捐献造血干细胞后的半个月时间,曲佳中止了跑步。“在家休息了两周就去上班了,没有不舒服的感觉。”

\

2017年12月18日,北京西单图书大厦外的无偿献血车,护士为造血干细胞采样管贴标签。中国网实习记者 朱珊杉 摄

越来越多人加入中华骨髓库

在曲佳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当天,李天佑来海军总医院做高分辨检测。十年前,中华骨髓库的宣传车走进校园时,李天佑留了血样。“对于患者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希望,如果不幸发生在我身上,我也希望有人为我捐。”

中华骨髓库相关负责人表示,造血干细胞捐献对白血病患者意味着重生和希望,目前中华骨髓库1年的移植存活率平均为70%。

“对大部分白血病患者来说,做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最佳选择。白血病化疗的生存率为10%左右,做移植生存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五六十。”岑坚说。

十年前,李天佑单身,在接到配型成功电话的两周前,他和妻子领了结婚证。“老婆非常支持,我们这代年轻人对这件事很积极。父母主要担心是否会有副作用,听完我的解释,他们也表示支持。”

据中华骨髓库提供的数据,2002年至2017年,中华骨髓库入库志愿者由0.6万人份提高到241万人份,造血干细胞移植由32例增加至7002例。

“我们发现,无偿献血者中加入中华骨髓库的比例越来越多。有长期献血经验的志愿者,一旦与患者配型相合,会积极配合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上述中华骨髓库相关负责人对中国网记者表示。

然而,白血病患者远远超过了造血干细胞移植量。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夏天基金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每10万人中就有4-6人患有白血病,每年新增约4万名白血病患者。

李天佑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技术,他表示,互联网公司都是年轻人,如果到那里采集血样,会有很多人响应。

如今,北京市西城区红十字“牵手希望”志愿服务队队长常向明带领她的队友走进社区、学校和单位宣讲的次数更多了。而中华骨髓库在保持传统传播渠道的同时,也建立起了微信、微博及百度百科词条的“两微一词”新媒体生态,适应新的传播形势。

常向明引以为荣的是,曲佳成为西城区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员。“作为一名成功的捐献者,她来做宣传更有说服力。”志愿者服务队中还有一名队员已完成体检,正在等待采集通知。

就在几天前,曲佳欣喜地告诉中国网记者,有很多同事和朋友向她打听如何加入中华骨髓库。(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

(文字/金慧慧 策划/吴佳潼 张艳玲 摄像(影)/赵超 黄富友 朱珊杉 钟佳玹 剪辑/吴佳潼)

\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