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讯 不久前,车巴熊山上发生了一起棕熊袭击护林员事件。
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以东约127公里的墨竹工卡县日多乡,有一片森林。这片森林位于海拔4342米的车巴熊山上,是全县257.4万亩公益林的一部分。日多乡有166名护林员,基本都是当地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被棕熊袭击的护林员也是其中之一,他在巡山过程中遇袭,被同伴送往医院救治。
“大家都牵挂着这位护林员。不过,换个角度看,棕熊、马鹿、黑颈鹤等山里的野生动物数量多了,说明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得好。”该县林业局负责人唐耀军告诉《工人日报》记者。
“如今,农牧民环保意识可强了!”坐在车巴熊山脚下简陋的林业管护站房屋里,伴随着炉火噼噼啪啪的声音,唐耀军举例说,“几天前,一只黑颈鹤受了伤,被路过的一位藏族牧民带回家喂养,伤好后又通知林业局来帮忙放归野外。”
炉火跃动的光,打在日多乡林业管护站站长索朗多吉黑黢黢的脸上,“现在的生活好了,人们不滥打猎,越来越注重保护动物了。”
唐耀军补充说:“现在国家有政策,既要保护野生动物,也要保障百姓的安全和权益。我们每年有100万~200万元的野生动物肇事补偿资金,用于修复被动物损毁的民房、给受伤百姓治病等,老百姓都很满意。”
今年45岁的拉巴次仁说:“现在乱砍滥伐的都少了,这不仅因为我们护林员保护得好,也因为大家的环保意识都提高了,没人上山砍树。”
如今,墨竹工卡县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恢复,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良土壤等方面取得了综合效益。
说起在自己的巡护下,山林、草药都得到了保护,从未发生过森林火灾,拉巴次仁黝黑的脸上绽放出了笑容。“我家三口人,以前就是放牧、养牛,一年收入四五千元。政府根据政策把我们评定为贫困户,给了公益岗位和补贴,现在一年收入能有3万多元。”
卓玛大娘则笑着告诉记者:“我家去年买了辆轿车。”她当了多年护林员,感觉最直接的变化是当护林员有钱了,“一年增加1万多元收入,现在想买啥就买啥,高兴!”
卓玛大娘穿行在林子中,哼唱着悠扬婉转的藏族牧歌。“我们平常巡山都要唱歌,心里高兴呀,因为生活好了、环境好了,不知不觉就想唱歌。”她对记者说。
像卓玛大娘、拉巴次仁这样的护林员,在墨竹工卡县有1082人,基本都是贫困户。政府实施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后,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和绿水青山,更让1000多个农牧民家庭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据悉,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项目资金全部用于管护员的工资,他们人均年增收过万元。“这使得农牧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实惠,调动了群众爱护山林、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破坏生态资源的行为大幅减少。”唐耀军说。
责编: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