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1月9日电(记者李春惠) 91岁的刘明先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的山村里行医60余年。他治麻风、疗伤痛、救妇幼,医治了无数人,深受当地各族群众爱戴。
来到深山建医院
上世纪50年代,一些地区麻风病曾一度肆虐,有的在偏远地区建立麻风病院,对病人集中隔离治疗。
1957年,长顺县筹建上坝麻风病院,要选一个既懂中医,又懂西医的医生负责,正在广顺卫生院当医生的刘明先恰恰符合条件。接到通知,刘明先二话不说就同意了。背着米和火药枪,刘明先与县里另一位同志前往广顺镇深山老林中的椅子山。
远远看得到山,却没有路。钻丛林、走野路,整整一天才到山上。睡觉没有地方,他们找到个牛圈,拿一块油布铺在地上便成了床。夜里有野兽出没,两人抱着火药枪,“咚咚”朝天放两枪壮胆。
开始修病房,砍几棵树当立柱,割茅草做房顶。医院附近有两排猪圈,也被改造成病人的住所。
刘明先摸索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麻风病,在临床取得奇效。医院收治的病人越来越多,最多时达200多人。
除了抓治疗,刘明先还要操心吃喝拉撒。他把病情重的集中在重病区,病情轻的放在观察区,轻微病人则参与种粮、种菜、喂猪。每年医院可生产不少苞谷,工作人员和病人还有猪肉吃。
刘明先对病人无比关爱。在69岁的村民唐小林眼里,刘明先如同亲生父母。唐小林父亲早逝,只有母亲一个亲人。他11岁住院,是医院最小的病人。刘医生对幼小的唐小林照顾有加。“如果不是刘医生照顾,我和我妈都活不了。”唐小林说。
“好多人因为他活下来”
“好多人因为他活下来。”很多群众都这样评价刘明先。无论是外伤急病,还是感冒发烧,附近几个苗族村寨的群众都找他。
村民张小九媳妇上山打柴,突然临盆。赶来的刘明先就在野外给产妇接了生。好不容易把产妇、孩子弄下山,才发现张小九的家可谓一贫如洗。已经累得快散架的刘明先扭头回家,装了一袋粮食,送到张小九家。
经刘明先的手来到这个世界的婴儿达百余个。由男人接生,这在当地来说,简直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还有很多孩子的命是刘明先救下的。村民郭喜华是早产儿,生下来就发烧、抽筋、不会吸奶。郭喜华的三伯妈抱着孩子来到刘明先家,在刘明先的救治下,孩子第二天就会吃奶了。
在外孙女王雪飞眼里,外公家更像一个门诊部。半夜三更常有人在窗户喊:刘医生,请你到我家去看病。刘明先从来不推辞,默默地提着马灯出门,有时回来已经天亮。
刘明先看病出诊从不收钱。刘明先有工资,在当地算“有钱人”,他每星期要自掏腰包去镇上购买常用药和包扎用品。村民来家里看病赶上吃饭,刘明先还会喊上一起吃。“贴补了几十年”,二女儿刘萍光说。
为了病人继续留守
20世纪90年代,政府解散了麻风病院,未痊愈的病人纳入县防疫部门专业救治,治好的病人返乡。有17个无家可归的人留了下来。本可以随子女回县城的刘明先选择留下来照顾他们。
罗仁兴病愈后返乡,没房没地。刘明先拿自家的地给他种,把家里一间房给他住,直到6年后当地政府集中安置康复的麻风病患者。
陈光明和金国珍是夫妻,因为患病留下残疾,均丧失劳动能力,刘明先长年接济他们。
刘明先常被赞“身体狠”——这是当地话,形容上年纪的老人和青壮年一样健康。91岁的他除了耳朵不好使,还能走很长的路,也闲不住。
村民有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找刘明先看病的人少了。他开始研究乌骨鸡养殖技术,鸡蛋舍不得吃,攒着送给贫困户,让他们孵小鸡。
有人劝他,回县城享福吧。他会毫不犹豫地打断对方,佝偻着背、拍着胸脯说:“我大事做不了,但还能为乡亲们做点小事。”
《光明日报》( 2018年01月10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