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江必亮 记者周迪 摄
长江网12月14日讯(长江日报特派记者万建辉南京报道)13日,在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长江日报记者见到前来参加“中日市民交流会”的江必亮老人。1937年,他8岁,他和家人在南京宝塔桥和计洋行避难,来这里避难的有300多户人家。
日本军队在洋行进进出出,不时有青壮年男子被抓出去枪毙,有的就因为戴帽子久了,头上有戴帽子的痕迹,就被怀疑是中国军人。
江必亮的父亲和其他100多名青壮年被日本兵驱赶出洋行门,当时守门的印度籍门卫表情紧张,示意他看大门外,外面一排中国人跪地,面前日军架起了机枪。这时押解父亲的日本兵去找汽油,父亲当即抓住机会,逃到洋行里藏了起来,躲过一劫。
江必亮老人还介绍,南京大屠杀前,日军轰炸南京,有一次没有响防空警报,和他家一桥之隔有一户人家,正在给家里老人做80大寿,一家人被日军飞机扔下的炸弹炸得血肉横飞。他说,日本右翼至今不承认侵略事实,不反省,不道歉,这是阻碍中日友好的最大障碍。
89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潘有明,如今卧病在床,13日长江日报记者来到南京迈皋桥东井村他的家里。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潘有明 记者周迪 摄
1937年,潘有明9岁,在一家打铁店当学徒,住南京中华门附近别人家的草房。日军入城,他躲进一个芦苇棚里,不想被几名日军发现,日军准备用刺刀捅死他。这时,从芦苇棚边小沟里爬出一名受伤的中国军人。日军一拥而上,去对付中国军人。潘有明赶快躲了起来。潘有明父亲在南京城攻破后被日军杀害。潘有明女儿潘金梅说,父亲4年前作报告讲南京大屠杀,讲到他曾拿弹弓射日本士兵,遭机枪扫射,甚至捡到没有爆炸的炸弹想引爆日军的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