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办园试点“半日班”惹争议 幼儿园“入园难”如何解
2017-09-15 09:55:25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扩充学位解决“入园难” 家长折腾喊麻烦 公办园试点“半日班”惹争议

本月,刚满三岁的孩子终于进了公办幼儿园,家住西城白纸坊附近的钟女士却没感觉轻松,因为孩子所在的小班试点“半日班”,在园半天就得把孩子接回家,钟女士觉得负担更重了。从去年开始,东城、西城部分幼儿园在小班试点“半日班”模式,以扩充幼儿园学位,解决“入园难”。新学年开学,本报记者多路探访“半日班”试点情况,发现“半日班”遭遇家长抱怨,认为半天就得接送,实在太折腾,而且也不利于孩子养成规律作息。

现状:小班推行 家长自选

去年起,本市东西城部分幼儿园在小班试点“半日班”,今年,两区尝试这种模式的公办幼儿园至少有十余家。

记者梳理各家幼儿园招生简章发现。“半日班”一般设置在小班,与“全日班”相比,托费减半。“半日班”分上午班和下午班,孩子每天在园时间大概三四个小时,剩余时间家长接回孩子灵活安排。上午班和下午班一般固定周期轮换,升入中班后,改为“全日班”。例如三教寺幼儿园,今年招收10个“半日班”,每周一至周四为5个“上午班”、5个“下午班”,每周五为10个“上午班”,每月轮换。

还有的幼儿园小班“半日班”和“全日班”并存,例如西城区民族团结幼儿园今年计划招收全日班40人、“半日班”60人;虎坊路幼儿园小班整日制招100人,半日制招收40人。划分“半日班”“全日班”的标准一般为年龄,例如西城区民族团结幼儿园规定,满三岁半的孩子上“全日班”,未满三岁半的孩子上“半日班”。洁如幼儿园和虎坊路幼儿园则会征求家长意见,请家长选择上“半日班”还是“全日班”。

反响:接送折腾 难保午睡

记者调查发现,对于“半日班”,家长抱怨最多的主要是两点,一是接送太折腾,二是影响孩子午睡。

9月5日13时50左右,记者在虎坊路幼儿园本园看到,不少家长正送孩子上“下午班”,很多小朋友情绪不高,有的哭闹不止,有的打着哈欠。原来,该园“下午班”14时开始,为了不迟到,家长需要在13时许就把孩子叫醒,赶来上幼儿园。“孩子没睡醒,情绪不太好。”一位家长看着走进幼儿园的孩子,有点儿担心。

“上午班”也会影响午睡。家住东城区的林女士告诉记者,9月1日当天,孩子结束“上午班”,中午回家路上就睡着了。“幼儿园本来应该帮助孩子养成规律的作息,但‘半日班’的模式,恰恰破坏了孩子午睡的规律。”一位家长说。为了保证孩子的作息,有的家长不得不选择“半日公立+半天私立”的模式,姚女士的孩子在北京二幼上“半日班”,中午放学,就到二幼对面的私立睿博园吃饭、午睡。

“半日班”接送也是个难题,尤其是父母上班,老人又没能力照顾孩子的家庭。做了三年“全职太太”的钟女士原本以为孩子上了幼儿园,就能重新工作,但孩子上了“半日班”,另外半天还得在家陪孩子,“等孩子上了‘全日班’我再找工作吧。”钟女士说。即便是有老人照顾孩子,半天就接送的模式也增加了老人的负担。

此外,大多数“半日班”只提供奶酪、水果等餐点或者只管一顿饭,而不像“全日班”提供早、中、晚餐。郑先生的外孙女在东四五条幼儿园上了一整年“半日班”,那段日子,他每天特忙,除了接送,还得给孩子准备饭,稍不抓紧,孩子就得迟到。

探因:增加学位 缓解焦虑

为何推行“半日班”?

北京市第七幼儿园工作人员解释,由于入园孩子数量多,幼儿园学位不足,尝试“半日班”是为了增加学位,给更多孩子提供入园机会。

东城区教委学前教育科工作人员表示,“半日班”的模式得到教委认可。伴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入园需求猛增,东城正在通过扩招、新选址办园等形式来满足需求,“半日班”也是解决入园难的一种方式。

为何只在小班推行“半日班”?

业内人士表示,孩子初入幼儿园,家长和孩子会陷入“分离焦虑”。孩子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不仅会哭闹,还可能会生病。先上半年或者一年的“半日班”,可以帮助孩子和家长慢慢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家住东城区的李先生就挺支持“半日班”,他说:“我们孩子比较小,上‘半日班’正合适,上午陪他玩儿,下午送他去园里,他刚要烦,就又见到我们了。”

也有幼儿园老师透露,往年,孩子第一年上幼儿园时,因为生病、出游或者天气等请假的比较多,有的孩子整周,或者整月都不来。这样,学位就出现了浪费。试点“半日班”,也能盘活学位资源,让更多幼儿享受公办园资源。

东城教委学前教育科工作人员表示,“半日班”对孩子和家长的确是挑战,但也是一种锻炼,可以帮助孩子和家长慢慢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

建议:鼓励民办 自发结组

首都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康丽颖分析,目前,本市学前教育学位缺口巨大,“半日班”是政府为了保障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和权利所采取的一种尝试,从中可以看出政府的努力,但这种努力目前还不能满足幼儿家庭和幼儿成长的全部需求,是一种过渡方式。多位专家表示,解决入园难,根本还是应提供更多的学前教育资源,在积极兴办公办园的同时,鼓励扶持民办园,同时动员社会力量、企事业单位等多方力量办园。

康丽颖说,上世纪70年代义务教育资源不足,小学实施二部制,孩子们只上半天课,另外半天自发结成学习小组。这和幼儿园“半日班”有些类似。她建议,孩子在“半日班”的家长也可就近以小区为单位,自发结成互助小组,为幼儿互动及社会性品质的培养创造环境,同时也可调动社区居民参与进来,以减轻家长负担。

首师大学前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郭亚新透露,其实在日本等国家幼儿园“半日班”很常见,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他的主要生活环境应该是在家庭,集体生活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但在我们国家,“半日班”是新生事物,需要不断摸索规律,改进完善。对于餐食和午休等细节安排,她建议,家长们可以跟幼儿园沟通完善,尽可能地兼顾家庭的需求。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