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伟大复兴征途上"中国名片"助力中国航船扬帆前行
2017-09-12 21:03:0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讯(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赵虎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积极适应新常态,主动引领新常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行动计划。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加快,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中国经济开启了迈向更均衡发展的伟大转型。中国桥、中国路、中国港口、中国高铁、中国机器人、中国智能手机……一张张打上了中国标记的“名片”,正以铿锵的脚步走向世界,持续推动着百姓福祉的提升,推动着中国经济的腾飞。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作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文件,《纲要》指出,要形成一批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备、质量水平一流的优势企业和产业集群;制定品牌评价国际标准,建立国际互认的品牌评价体系,推动中国优质品牌国际化。在具体政策上,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以来,国务院层面已经出台至少48份相关文件促进创业创新。这些文件的出台,无疑对中国品牌走向创新引领发挥着支撑作用。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3.1%和11.5%;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10.8%。“中国创造”的品牌形象也初步显现:在智能手机领域,中国品牌去年贡献了全球1/3的出货量;在互联网领域,全球上市互联网企业市值排名前10强中,中国独占3家;在人工智能领域,大疆、摩拜单车等品牌更在海外“圈粉”无数,成为垂直领域的佼佼者……

近年来,随着国家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一批国际社会耳熟能详的中国品牌相继崛起,“中国制造”也在全球价值链上不断攀升,推动中国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其中的每一个品牌,都显示着中国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活品质,展示着中国近年来的发展速度,让世界看到一个更加自信的中国。

截至2016年底,中国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2.4万公里。其中,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2.2万公里,超过世界其他国家高铁里程之和,位居世界第一。如今,“四纵四横”骨干网络基本贯通,一个又一个省份已经填补“高铁空白”,高铁城市圈还在不断扩大。高速铁路凭借其优越性和高效率成为了人民群众出行的重要方式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017年6月26日,时速可达400公里、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研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在京沪高铁双向首发。中国标准动车组整体设计以及车体、转向架、牵引、制动、网络等关键技术都是我国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引进吸收到自主创新华丽转身,为经济发展不断注入强劲动力,也成为国家领导人不断向其他国家推介的引以为傲的“外交名片”。

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正式贯通,意味着当今世界里程最长、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实现主体工程全线贯通。世界最长跨海大桥、跨度最大的公铁两用桥、首座公铁两用跨海大桥……近年来,中国桥梁界创造了众多的“世界第一”。数据显示,目前世界排名前10位的跨海长桥中,中国占据6座。而在建造技术上,中国已拥有千米级斜拉桥设计施工成套技术、跨海特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关键技术等多项尖端技术。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是中国桥梁屹立世界“桥梁之巅”的缩影。正如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林鸣所说的那样,“拿下港珠澳大桥,世界上已经没有什么中国人不能造的桥。”道路通,百业兴。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如今,中国每开启一项重大工程,都会为当地带来交通运输、商贸物流、人员就业等方面的提升。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也正在成为一张闪亮的“中国名片”,增进中外友谊、促进互联互通,造福世界人民。

过去的五年,是只争朝夕的五年。“天眼”探空、“蛟龙”探海、神舟飞天、高铁奔驰、北斗组网、大飞机首飞……一批分布在高端装备、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化等方面的重大工程惊艳全球。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到系统能力的提升,“中国制造”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可靠支撑。

过去的五年,是敢为人先的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调南方之水、从风中取电、织高速路网、在云端架桥,从承诺“决不让困难群众掉队”到织就“全球最大健康保障网”,“中国制造”正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之举。

在这砥砺奋进的五年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战略谋划,让“中国制造”奏出了时代最强音,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民生改善提供了强大保障。一张张令人瞩目的“中国名片”,扬起了13亿多中国人民憧憬美好生活的风帆,中国这艘航船正在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奋勇前行。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