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军报消息,8月13日,武警黄金部队地质灾害调查队运用三维建模技术,成功绘制了九寨沟震区首张地质灾害排查评估地图,为震区灾后重建和预防次生灾害提供了科学数据支撑。
黄金部队,什么来头?看法新闻记者注意到,在转型前,这支听起来就很“高大上”的部队是世界上唯一的寻宝部队,可以说是官方授权的掘金者。
如今,他们是全军唯一的成建制、体系化、专业化的地质部队,被赋予了军事地质调查测量等新任务,而且发生地质灾害时,经常会出现武警黄金部队的身影。
他们累计探获黄金资源1800多吨
在大山深处有一支神秘部队,常年与大山为伴,与孤寂共舞,为祖国探寻珍贵的宝藏,这就是鲜为人知的武警黄金部队,一支专职找黄金的部队。说起这支特殊的“寻宝”部队,还要从开国上将王震说起。
公开资料显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急需增加外汇和黄金储备来加速国民经济建设。时任副总理的王震说:“中国不贫金,中国缺少的是专业化找金队伍。”在与地质学家们进行深入研究后,王震向中央建言:让部队去找金子。
1979年1月,原冶金部上报了《关于整编基建工程兵地质支队的报告》。之后,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下达批示:“为了加强黄金地质普查、勘探工作,迅速发展黄金生产,同意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黄金指挥部,扩编、整编一批部队,专门勘探、生产黄金。”于是,世界上唯一的特殊部队——中国武警黄金部队就此诞生,并于1985年起列入武警部队序列。
据公开数据,组建30多年来,武警黄金部队已累计探获黄金资源1800多吨,全国26个省区市都有官兵在寻找国家宝藏。在黄金部队的“辉煌战绩”中,流传最广的是“狗头金”的故事。
1988年,战士姚金凤在小兴安岭地区开采砂金时,意外发现了一块沾满泥沙的石头。细心的姚金凤将它冲洗后发现,这是一块黄灿灿的金疙瘩——重2155.8克,含金70%以上的“狗头金”。
“狗头金”是由一些可溶态金在河沟里、流水里长期吸附、沉淀而形成,每2公斤需耗时2亿年。这块金子又因其形状酷似中国版图,又称“版图金”。如今,这块金子被陈列于国家军事博物馆。
年薪仅六七万,十几年未必找到一个矿
据看法新闻记者了解,在整个黄金部队中,在编军人占到总人数的90%,他们又主要分为两类:技术干部和施工战士。勘探的巨大困难,使技术干部显得尤为重要。
百姓之间有句广为流传的话“远看是个叫花子,近看是个当兵的”就是用来形容这群负责找金子的勘探队员。其实这些看起来灰头土脸的勘探队队员都是地方大专院校地质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后直接入伍,属于武警黄金部队的技术人才。
他们毕业后直接入伍,主要工作就是在野外甚至“无人区”采集矿石样本、分析化验,并依此判断当地金矿的位置、数量等信息。人数不多,却称得上是整支队伍的“大脑”。
然而,在部队里,这些技术干部的年薪只有六七万,加上奖金也不过十几万,但地方上很多金矿企业却给他们开出二三十万元的高价,有的人更在百万以上。 “有经验,有资源,我们这类人才在地方企业很吃香的,我们有同事到紫金矿业,年薪都很高”,有队员这样透露称。
记者注意到,2012年四川在线也曾报道,负责招聘的徐干事介绍,“黄金部队”新入伍的本科毕业生将定为副连级、中尉警衔,月薪4000元左右,如在野外工作,会有相关补助。
然而,拿着这些“低薪资”的勘探队员们工作却不轻松。找一个金矿要花费多少人力?据队员介绍,“若一切顺利,170人用4年能找到一个金矿。但更多的时候,几百人用十几年时间也未必能找到一个,找矿的成功率仅为5%。”
全军唯一地质部队,从掘金者到救援队
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扎实推进,武警黄金部队也被赋予了军事地质新任务,部队的中心工作由原来服务国家经济建设的“市场”,转变为保障能打仗、打胜仗的“战场”。
2011年底,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43号文件,调整了武警黄金部队的基本任务:由原来单一的黄金地质勘探,调整拓展为区域矿产地质调查、多金属勘查、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维稳处突四项任务。此后,在发生地质灾害时经常会出现武警黄金部队的身影。
例如2014年8月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后,武警黄金部队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由专家组绘制完成了首张震区地质灾害排查评估地图。
此外,军报记者官方微信报道,今年4月,武警改革序幕拉开。“从寻金找矿服务国家经济和国防建设,到担负军事地质调查服务战场环境保障,部队战斗力的含‘金’量一点都没少。”该部队领导说。作为全军唯一的成建制、体系化、专业化的地质部队,武警黄金部队被赋予了军事地质调查测量等新任务。
《人民日报》在对上个月四川茂县山体垮塌的报道中提到,3名战士不到3小时,就用无人机完成72平方公里的垮塌灾区的航拍测量任务,用三维建模图标出了所有灾害隐患点。随后,6名官兵冒着生命危险,挺进至滑坡最高点,向抗灾指挥部传回了实地勘察的数据。
而这一切就是由转型“升级”后担负战场环境保障建设的武警黄金部队官兵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