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青海格尔木7月7日电 (孙睿)第41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7日正式宣布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可可西里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地。2014年10月可可西里正式提出“申遗”申报,这块4.5万平方公里的无人区为何要“申遗”?
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西北部,夹在唐古拉山和昆仑山之间,面积达8.3万平方公里,是长江的主要源区之一。 中新社记者 武仲林 摄
可可西里蒙语意为“美丽的少女”,这里的闻名于世,是从藏羚羊以及为了保护藏羚羊而组成的“野牦牛队”的悲壮故事开始。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西南部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和西藏羌塘自然保护区以及新疆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共同组成了中国面积最大的保护区。
据了解,目前中国境内有50处世界文化(自然)遗址和自然景观。但素有“中华水塔”之誉的青海,是中国乃至亚洲的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却没有一处入列。
同时,可可西里保护区的各保护站也面临着设施陈旧,保护手段亟待更新的现实问题。
“可可西里是中国目前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被誉为高原野生动物基因库。”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组书记布琼说,这里有很多动物植物都是“独一无二”的。
布琼介绍说,可可西里至今还保存着完整的藏羚羊的迁徙,而藏羚羊是青藏高原特有的濒危大型哺乳动物之一,这些都满足世界自然遗产标准。
此外,“申遗”带来最直观的就是促使可可西里保护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2007年7月13日,位于昆仑山口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巨大经幡在阳光下分外美丽。现在的可可西里已经逐渐恢复为中国部分野生动物的乐园,人们从昆仑山口进入可可西里保护区,就能在公路边看见一些野生动物。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根据官方披露,青海省先后投入资金8000万元人民币,开展了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环境综合整治和保护管理设施建设,提升了昆仑山口、不冻泉、五道梁等服务区和五大保护站点周边的环境。
记者日前在可可西里索南达杰保护站看到,为“申遗”扩建后的保护站面貌一新,新增和扩建了展示馆以及供游人休息的青年旅舍,很多自驾游的游客在此停留拍照、参观。
“索南达杰保护站扩建让可可西里宣教功能进一步加强。”可可西里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嘎玛才旦说。
同时,青海省于2016年10月1日起正式立法实施《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保护条例》。该《条例》明确,在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内开山、采石、取土、采矿等破坏自然景观、植被和地形地貌的,责令恢复原状,并处以十万元(人民币,下同)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于三十万元以上六十万元以下罚款。
而在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擅自引进外来物种的则面临处以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对我们来说,‘申遗’成功是继藏羚羊成为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之后又一件大事。”布琼说,“通过‘申遗’,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可可西里的保护,唤起更多人关心和参与到对可可西里的保护工作当中,这也是‘申遗’最大好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