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27日,第一轮次28个督查组现场检查企业(单位)5713家,发现存在环境问题企业3832家,约占检查总数的67%……”
5月4日晚,环保部公布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的首轮“战报”。此番强化督查被称作环境保护有史以来,国家层面直接组织的最大规模行动。
雾霾天气。中新社记者 李慧思 摄
首轮强化督查“战报”出炉
——共发现问题企业3832家
今年4月7日开始,环保部从全国抽调5600名环境执法人员,对京津冀及周边传输通道“2+26”城市开展为期一年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
“2+26”城市具体为北京、天津市,河北省石家庄、唐山、保定、廊坊、沧州、衡水、邯郸、邢台市,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市,山东省济南、淄博、聊城、德州、滨州、济宁、菏泽市,河南省郑州、新乡、鹤壁、安阳、焦作、濮阳、开封市。
据媒体报道,按照安排,每个督查组8人,对上述城市开展驻点督查,两周轮换一次,每个城市全年共安排25轮次。
环保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中新网记者,第一轮强化督查实际历时3周时间,已于4月27日结束,并完成了第一轮和第二轮督查人员的工作交接。
5月4日晚,环保部通报称,截至4月27日,第一轮次28个督查组现场检查企业(单位)5713家,发现存在环境问题企业3832家,约占检查总数的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