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工到下水,中国的首艘国产航母仅用了3年多时间,这样的发展速度让所有国人对中国航母的未来充满信心,4月26日的下水仪式因此成为全国的大喜事。为了这个时刻,中国已经积淀了太长时间,经历了太多不易;这个时刻,承载着几代人的努力、心血与期待。中国走过了一段怎样的航母之路?对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故事和感受。航母专家李杰、台湾军事评论员陈国铭与《环球时报》一名多年跟踪报道航母的记者讲述了他们各自眼中的中国航母发展历程,以及他们与中国航母的那些故事。
环球时报:中国发展航母,经过了怎样的历程?
李杰:可以说,中国发展航母是水到渠成。2000年以前,中国尚不具备相关条件。2002年开始,走上改装比较旧的航母的历程。我们从乌克兰购买的“瓦良格”号——也就是辽宁舰的前身——当时只是锈迹斑斑的毛坯。2004年,中国正式立项航母的改装工程,经过近8年时间,终于把“瓦良格”号改成适合中国特点的航母。我们摒弃了俄罗斯以导弹和舰载机并重的航母发展道路,改为以舰载机为主。辽宁舰2012年正式加入中国海军现役后,我们的航母经过大量试验和科研训练,势头越来越好。从2013年起,我们在短短的3年多时间里建造了中国首艘国产航母。
如果从1910年美国民间飞行员试验航母雏形开始算,全球的航母发展之路已有107年。这么多年间,西方强国大国都迈入了航母俱乐部。很长时间内,5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只有中国没有航母。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从技术、资金到建造能力,我们都名列前茅,所以中国发展航母是顺理成章的。
环球时报:中国发展航母一度有多困难?
李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既有资金问题,也有技术困难。技术方面不仅包含舰本身,还有航母的舰载机技术、动力技术、雷达技术、通信技术等。另外,航母涉及中国十大军工企业,也几乎涉及其他工业部门的所有高新技术发展,因此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不掌握高科技,没有雄厚的资金,没有坚实的工业基础、航空工业基础,发展航母就是不现实的。
另外,我们遇到的一个比较主要的问题是对航母的认识。很长时间里,许多人对航母的意义和作用没有深入了解,没有正确的态度。我们本来能较早地发展、购买和建造航母,但一次次失去机会,成为历史的遗憾。
没有航母,对维护海洋权益、维护主权领土完整、保护海上交通线安全都是极其不利的。对中国来说,航母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不可或缺。这个课要是今天没补上,那将来你就要来还债。
我们走过的是一段比较漫长的航母道路,这给我们带来的教训和影响也是深刻的:一个大国在迈向强国的进程中,如果没有航母,没有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金,没有扎实的造船工业等军工业,那就不配做一个负责任的世界大国。
环球时报:一直以来,国际军界以及相关学界都存在着“航母无用论”,您对此论调持什么看法?
李杰:这种观点体现出一些人对航母认识的无知,西方强国无一例外都在发展航母。如果认为航母无用,美国不会建造“福特”级航母,而且一造就要至少10艘。第10艘建完的时间是2058年,这意味着什么?到下个世纪末,该航母依然是驰骋在海上的“霸主”,航母的寿命是50年。
很多人存在一个误区,认为航母只是一个机械化的作战平台。实际上,航母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大量的高科技信息化武器装备,同时传统的一些机械化设备设施和系统也都用先进的通信技术等进行改造。航母已成为信息化、智能化、体系化的作战平台,在未来的海战、特别是海空战中,它是任何兵力兵器都无法替代的。
环球时报:您认为,中国发展航母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李杰:航母不仅是军队的航母,而且是国家的航母,再放大说,是世界的航母。其不光用来打仗,还担负大量的非军事行动。比如2004年印度洋大海啸时,美国第一时间把航母派出去,进行大量的人道主义救援,分发食品、药品、淡水,甚至进行发电。当时中国也提供了很多援助,但我们没有大舰,只能由美国航母进行分发任务。2010年的海地地震也造成很多伤亡,我们曾被要求派航母去,但当时我们也没有。所以航母的作用和功能可能还有许多我们尚未完全认识到,对于它今后的使用和发展,我们必须继续深入探讨和研究,为保卫国家的政策利益,同时也为服务于人民。